[实用新型]动力转向油管安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7356.2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油管 安装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装配领域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转向油管安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转向系统是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借助动力装置来实现车轮的转向,确保汽车转向操纵的灵活性和轻便性。汽车发动机机舱内的线束、动力转向器的油管等管线需要有固定的走向,这样既可以保持机舱整体的美观度,同时也是减少管线间干涉相碰,延长管线使用寿命,提高整车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措施。
一般地,动力转向系统安装时,先安装动力转向器,后安装动力转向油管等零部件,动力转向油管由橡胶管和设在橡胶管两端的L形金属管组成,安装时,将油管一端的L形金属管固定在油管凸台上。但是,在安装动力转向油管等管线时,往往没有合适的定位装置,管线的走向、位置通常依靠装配工本身的经验以及熟练度来保证。在装配工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保证管线的走向符合工艺的设计要求,若管线装配不到位,容易与其它管路相干涉,极易导致管线磨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转向油管安装定位装置,用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将油管安装到油管凸台上时对油管进行定位。
一种动力转向油管安装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的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一端设有与油管凸台配合的U形固定板,另一端设有横板,所述的U形固定板的开口朝向所述的横板;所述的横板上靠近U形固定板处垂直设有抵靠油管的限位杆。
所述的U形固定板的内表面与油管凸台的外表面配合,装置使用时,将U形固定板卡在油管凸台外侧,以便定位整个装置。
所述的限位杆与U形固定板的开口相对,使用时,使油管前端L形金属管的横段抵靠在限位杆上,可以将油管定位在标准的水平和竖直位置上;随后即可将油管前端L形金属管的竖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管凸台的通孔内。
所述的横板上设有条形孔,紧固螺栓穿过条形孔将横板固定在L形连接板上。这样,通过调节紧固螺栓,可以使横板沿条形孔的开孔方向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横板伸出L形连接板的长度。当横板伸出部分长些时,油管可以更靠近发动机机舱上部位置,且转动角度较大;当横板伸出部分短些时,油管更靠近发动机机舱下部位置,且转动角度小些。通过调节横板的伸出长度,可以使油管的走向在40°~110°的调节范围内。
所述的L形连接板连接横板的一端端部设有抵靠横板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抵在横板的侧边上,使横板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转动或移位,从而确保装置使用过程中,限位杆一直定位在标准的位置上不发生移位。
所述的U形固定板的外表面设有手柄,优选地,所述的手柄为方形板,简单方便,便于拿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专门的装置用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将油管安装到油管凸台上时对油管进行定位。使用时,先根据油管安装的标准位置调节装置的紧固螺栓,使横板沿条形孔的开孔方向前后移动,从而调整好横板伸出L形连接板的长度,确保限位杆在合适的位置上;再将装置的U形固定板卡紧在油管凸台上,使装置不发生晃动;将油管前端L形金属管的横段抵靠在限位杆上,随后即可将油管前端L形金属管的竖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管凸台的通孔内,从而实现将油管准确、快速地安装在油管凸台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结构简洁,制作简单,调节方便;(2)能将油管准确、快捷、简单地安装到油管凸台上;(3)降低对装配工的技能要求,提高岗位的灵活性,能有效提高油管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利于标准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动力转向油管安装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的L形连接板3,L形连接板3的一端设有与油管凸台9配合的U形固定板2,另一端设有横板6,U形固定板2的开口朝向横板6;横板6上靠近U形固定板2处垂直设有抵靠油管8的限位杆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7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