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端子根部加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6151.2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葛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外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根部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的根部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种类和用量均快速增长。目前常见的接线端子主要包括插拔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弹簧式接线端子、穿墙式接线端子、光电耦合型接线端子和导轨式接线端子等。参阅图1-2,常见的导轨式接线端子1’一般采用标准的“腿”部结构,该“腿”部2’在平行于导轨(图中未示出)的方向(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即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均相同,且“腿”上设置的逃料槽3’的任意位置处的截面大小和深度均相同。该“腿”的尾部内侧与壳体下端之间形成有供装入导轨的断口4,而此处亦是该“腿”与壳体之间产生最大形变的部位,这样,在将将接线端子装入导轨的过程中,“腿”尾部内侧受力,使得“腿”根部5承受了最大弯曲力矩,进而导致该“腿”根部易从壳体上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根部加强结构,其通过对接线端子的“腿”部结构进行改良设计,使得接线端子的“腿”在导轨安装过程中不断裂,且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根部加强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壳体及腿,所述腿的根部与壳体固定连接,其尾部内侧与壳体下部之间形成有供导轨插入的断口,且该腿上设有自其根部向尾部延伸的逃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腿上各部位的有效截面积随其所承受弯曲力矩的增大而相应增大。
进一步的讲,所述腿在其根部具有最大厚度和/或所述逃料槽在其靠近腿根部的一端部具有最小截面积和/或最小深度。
所述腿的厚度自其根部向尾部或根部和尾部之间的一选定位置逐渐减小。
所述腿的纵向截面呈楔形结构。
所述逃料槽的截面积和/或深度沿由腿根部向尾部延伸的方向逐渐增大。
如前所述,如果采用等厚度的截面和等宽度等深度的逃料,接线端子在与导轨装配过程中一般在根部(即最大弯矩处)发生断裂,这往往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工时延长。为此,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并运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对产品壳体的腿部结构进行了优化,使产品满足使用功能(即,安装过程中不断裂),而且结构更合理(即,壳体的腿部受力更均匀)。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将材料力学中变截面梁(在弯矩较大处,采用较大的截面,弯矩较小处采用较小的截面)和近似等强度梁的理论(等强度梁:为了使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则应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的梁,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应用于接线端子的塑料壳体的“腿”部设计中,并经过实际验证,成功解决了不同类型的产品装配过程中断裂的问题。其设计思想可参考如下方案:
采用不同厚度断差的截面或倾斜的斜面(越接近根部截面越厚,近似于等强度),使“腿”部有若干个薄弱点,提高抗断性;
对逃料槽采用变截面和/或变深度,即,越接近根部,产品所受的弯矩越大,逃料槽的截面应越小,深度越浅,(即,截面的强度越高)。
故而,综上论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通过对接线端子壳体的腿部结构进行了优化,使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不断裂,腿部受力更均匀,完全可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导轨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材料力学中“变截面梁”和“近似等强度梁”的理论应用于接线端子的壳体的“腿”部设计中,并实际验证,对接线端子的结构进行了行之有效的优化。
根据前述分析,若接线端子腿部采用均一厚度且为均一逃料,则断裂只发生在腿根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腿的弯曲力矩较大处,采用较大的有效截面,弯曲力矩较小处采用较小的有效截面,或随着弯曲力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使腿的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使腿上可能发生断裂的部位发生分散,降低了腿根部发生断裂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