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灶具锅架和使用该锅架的灶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6115.6 | 申请日: | 201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神洲;苗伟伟;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灶具锅架和使用该锅架的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灶具,一般包括灶具面板、设置于面板上的燃烧器、环绕于燃烧器周围的锅架和设置于燃烧器周围的面板上与锅架相配合用于盛装烹饪时从沸腾的锅里溢出的汤或食物的盛液盘。
用于该现有灶具的传统锅架一般包括基部的锅架底框与四个支脚,除此,四个支脚上没有任何加强筋的结构,这样使得该锅架在承受重物时容易把支脚压断,或者会在用户拿出来清洗锅架的时候不小心掉地上碰断支脚。此外,传统锅架只有四个支脚的上端面接触锅底,这样使得锅架跟锅底接触面积比较小而导致高温锅架传导给锅底的热量较少,导热效率不高,白白浪费能源。
除非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否则这里所述的现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正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灶具锅架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强度增加、高效聚能的聚能锅架。这样的锅架能保证灶具使用起来更高效、节能和环保,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灶具锅架,包括锅架底座和设置于所述锅架底座上的支脚,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上设置有聚能单元,所述聚能单元与锅底相配合,用于吸收热能并传导给锅底。
这样大大增加了锅架与锅底的接触面积,使得向外散失的大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高温锅架传导给锅底,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聚能单元与所述支脚是一体成型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聚能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脚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聚能单元的上端面和所述支脚上端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这样使锅底能够充分接触锅架支脚和聚能单元的各个上端面,增大导热面积,有助于提高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聚能单元,且所述聚能单元相互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相互分开的所述聚能单元的上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这样使得锅架可以与不同形状锅底相配合,增强锅底放置于锅架的稳定性,扩大锅架与锅底接触面积,增大导热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支脚为两个以上,且每个所述支脚上均设置有所述聚能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各个所述支脚上的各个所述聚能单元连成一体并形成聚能圈。
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锅架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增大导热量,更加有效提高了热效率,减小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聚能圈又在各个支脚上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改善了各个支脚的受力分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锅架的结构强度,使得锅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支脚为三个以上,设置于所述支脚上的所述聚能圈呈三角形或方形或多边形或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所述聚能圈,且所述聚能圈相互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各个所述聚能圈相对于锅架底座的高度H在沿所述聚能圈中心向外方向上递增。以使得锅架能与尖底锅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聚能圈的宽度h在1mm-30mm之间,厚度d在1mm-30m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聚能圈的宽度h是3mm,厚度d是3mm。
这样使得聚能圈不至于太靠近或者完全不接触火焰,避免聚能圈在火焰中燃烧,产生过多CO,导致空气中CO值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聚能单元或所述聚能圈很少接触或者完全远离火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技术目的之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灶具,其包括灶具面板,燃烧器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锅架,所述锅架放置于所述灶具面板上。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锅架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关于图中附图标记的说明:
1-锅架,2-底座,3-支脚,4-聚能单元,5-聚能圈,6-灶具面板,7-燃烧器,8-灶具,9-聚能单元或聚能圈的上端面,10-支脚上端面,h-聚能圈宽度,d-聚能圈厚度,H-聚能单元或聚能圈相对于底座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形槽柱体光纤传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喷料悬空燃烧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