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盘绕扎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5979.6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洪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B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盘绕 扎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绕扎带机,特别是一种软管、电线的自动盘绕扎带机。
背景技术
电线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劳动强度大;AC、DC线材,软管等成品一般需要手工盘绕好并用扎带扎好,效率极低,人力资源占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将管线材自动绕制成束,并自动将扎带扭好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所述自动盘绕扎带机,由机架组件、滑板组件、夹持组件、盘绕组件、移料组件、进给组件、扭带组件和人机界面面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组件内有电气控制的部分电气元件和控制线路,机架组件上装有滑板组件、夹持组件、盘绕组件、移料组件、进给组件、扭带组件和人机界面面板;滑板组件上安装有移料组件和扭带组件;夹持组件设有夹持张力轮气爪固定在收尾气缸上,安装在夹持Z轴气缸上;盘绕组件设有定位柱和定位槽,安装在转盘上;移料组件设有二副移料机械气爪,固定在Z轴移料滑台上;进给组件设有扎带进给轮和扎带切断刀,安装在进给滑台上,在进给滑台前方设有扎带夹持气爪,其上安装有弹性软胶,在进给滑台正下方的机架组件内设有扎带轮辘;扭带组件设有带旋转轴的扭带气爪,固定在Z轴扭带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组件、移料组件、扭带组件和盘绕组件、进给组件在同 一垂直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组件与扭带组件的中心距等于扎带夹持气爪与转盘的中心距,且移料组件与盘绕组件的相对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带旋转轴的扭带气爪包括:支架、轴承座、空心旋转轴、扭带手指、扭带电机、扭带导杆气缸、气缸传动板、气缸传动杆;扭带手指安装在空心旋转轴上;扭带电机上安装有伞齿,固定在支架上;空心旋转轴顶部有伞齿与扭带电机上的伞齿相配合,安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气缸传动杆连接扭带手指与气缸传动板;扭带导杆气缸连接气缸传动板,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张力轮气爪包括:张力轮、张力轮轴承座、夹持关节、夹持关节槽、夹持气缸;张力轮安装在张力轮轴承座上,固定在夹持关节上;张力轮轴承座的中心设有一个与张力轮轴向垂直的通孔,可以装入弹簧及软胶,用于调节张力轮转动的灵活度;夹持关节装在夹持关节槽内,固定在夹持气缸上。
该设备机架组件上装有滑板组件、夹持组件、盘绕组件、移料组件、进给组件、扭带组件和人机界面面板,结构简单、动作连贯,工作效率极高;控制方面,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操作界面简洁,程序编写通用,维护简单,只需按照设定的程序,即可进行不同管线材料的盘绕扎带工作。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扭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张力轮气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穷尽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结构基本相同实现等同功能的技术方案,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自动盘绕扎带机,由机架组件1、滑板组件2、夹持组件3、盘绕组件4、移料组件5、进给组件6、扭带组件7和人机界面面板组成8,其特征在于:机架组件1内有电气控制的部分电气元件和控制线路,机架组件1上装有滑板组件2、夹持组件3、盘绕组件4、移料组件5、进给组件6、扭带组件7和人机界面面板8;滑板组件2上安装有移料组件5和扭带组件7;夹持组件3设有夹持张力轮气爪31固定在收尾气缸32上,安装在夹持Z轴气缸33上;盘绕组件4设有定位柱41和定位槽42,安装在转盘43上;移料组件5设有二副移料机械气爪51,固定在Z轴移料滑台52上;进给组件6设有扎带进给轮61和扎带切断刀62,安装在进给滑台63上,在进给滑台63前方设有扎带夹持气爪64,其上安装有弹性软胶65,在进给滑台63正下方的机架组件1内设有扎带轮辘66;扭带组件7设有带旋转轴的扭带气爪71,固定在Z轴扭带滑台72上。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滑板组件2、移料组件5、扭带组件7和盘绕组件4、进给组件6在同一垂直面上。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移料组件5与扭带组件7的中心距等于扎带夹持气爪64与转盘43的中心距,且移料组件5与盘绕组件4的相对位置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洪,未经邹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5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驱动装置的涡轮复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