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向运转循环发电机的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5673.0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子林 |
主分类号: | B60L11/00 | 分类号: | B60L11/00;H02K16/02;H02K7/116;H02J7/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运转 循环 发电机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动车充电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全靠蓄电池通过外接电源充电后驱动电动车轮运转,一旦电源用完,必须进行充电,由于一组蓄电池的容量受体积限制,电能有限,驱动车轮后,能量便随之消耗,使得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受限,而电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将蓄电池电能驱动车轮的电能量进行有效地回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大大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的带双向运转循环充电装置的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带双向运转循环发电机的电动车,包括车体、电瓶、主动轮、从动轮和连接在主动轮上一侧的驱动电机组成,其特征是,在主动轮另一侧设置有一发电机,该发电机由带绕组的内转子和环绕在转子周围的带磁铁的外转子组成,在外转子与发电机壳之间设置有弹子盘,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设置有一反驱机构,通过内转子的转动驱使外转子反向转动; 设置有一充电控制器与发电机连接,充电控制器通过充电转换开关分别连接电瓶和设置的备用电瓶,两电瓶分别通过电源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又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反驱机构为在内转子外圈设置有转子磁铁,其磁性与外转子上的内壁磁铁相同,在发电机壳内壁设置有导向线圈。
本实用新型反驱机构为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设置有一对在径向上对称布置的行星齿轮,将内转子外圈设置为带外齿轮的结构,外转子内圈设置为带内齿轮结构,行星齿轮分别与外齿轮和内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行星齿轮轴的两端,连接有行星齿轮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并通过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置的皮带轮,利用主动轮上驱动电机的转动通过皮带传动使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体结构紧凑、动力上大大节约能源,利用驱动车轮的旋转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而且利用磁性原理,“产生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作用力,利用在机壳内壁的导向线圈作用下或在行星齿轮的带动下,在内转子转动的同时使外转子反转,从而成倍数增加了线圈切割磁力线的量,所发电的电能也得到成倍增加,将所发电流通过控制器可直接储存到电瓶内,或者将所发电的多余电能通过控制器储存在备用电瓶内,加以切换使用,极大增加电动车的行驶里程,使电动车行驶距离大大增长,有效并显著降低了行驶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阅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电机反驱机构为导向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发电机反驱机构为行星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C向行星齿轮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带双向运转循环发电机的电动车,包括车体1、电瓶2、主动轮3、从动轮4和连接在主动轮3上一侧的驱动电机5组成,其特征是,在主动轮3另一侧设置有一发电机6,该发电机由带绕组的内转子7和环绕在转子周围的带磁铁的外转子8组成,在外转子8与发电机壳27之间设置有弹子盘9,在内转子7与外转子8之间设置有一反驱机构10,通过内转子7的转动驱使外转子8反向转动; 设置有一充电控制器11与发电机6连接,充电控制器11通过充电转换开关12分别连接电瓶2和设置的备用电瓶13,两电瓶分别通过电源开关14、15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6又与驱动电机5连接。
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反驱机构10为在内转子7外圈设置有转子磁铁21,其磁性与外转子8上的内壁磁铁20同性;在发电机壳27内壁设置有导向线圈28。
见图5,图6,图7,本实用新型反驱机构10为在内转子7与外转子8之间设置有一对在径向上对称布置的行星齿轮22,将内转子7外圈设置为带外齿轮23的结构,外转子8内圈设置为带内齿轮24结构,行星齿轮22分别与外齿轮23和内齿轮24啮合。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行星齿轮轴25的两端,连接有行星齿轮支撑架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子林,未经方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5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束流变压器的屏蔽感应线圈
- 下一篇:基于PCI的网络数据安全单向导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