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929.6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碷;李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恩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滑片式空压机 心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润结构,尤指一种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
背景技术
滑片式空压机相比于其它形式的空压机而言,具有各种优点,如低转速、低噪音、节能、高效能和运转可靠等。但滑片式空压机的结构在压缩空气的技术特性上,仍有其需克服的精度要求,例如,对于滑片两端侧与汽缸前/后盖的间隙、心轴在两侧支轴端的径向侧压等,若以传统技术手段实施,则需要较为精密的加工与组配技术来克服达成,实施上较为困难,稍一不慎恐有缩机的问题产生。而且,现行滑片式空压机在长期运转时,对于支轴端的高压渗油状况,仍有其待克服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通过空压机心轴两端设置有轴套,以及一端设置有油封组的结构设计,进而达到充分润滑、运转顺利及防止润滑油渗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其包含设置于一空压机的两轴套;所述空压机具有一汽缸,分别结合于汽缸前后两端的一前盖与一后盖,及一设置于汽缸内的心轴,心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穿设于前盖及后盖的支轴,其中一支轴凸伸到后盖的外侧面;所述轴套分别套设于心轴两端的支轴,所述轴套为耐磨塑化原料一体塑模制成,其包含一套设于支轴的套体,及一环绕于套体一端周围并呈片状的衬垫,套体的轴心形成有一供支轴穿设的轴孔,轴孔的内孔壁凹设有多个第一油槽,衬垫接触于心轴的端面,且衬垫与心轴接触的接触面凹设有多个第二油槽。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套为聚醚醚酮材质。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油槽的长度短于套体的长度而未贯穿整个轴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套的轴孔内孔壁凹设有一连通各第一油槽的导油槽,导油槽开设有一与套体外部供油渠道相通的进油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油槽与第二油槽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衬垫的第二油槽布设范围小于与心轴所接触的范围。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衬垫开设有对应前盖及后盖的各锁固螺丝、限位键或油/气渠道的开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还包含一油封组,油封组包含一第一油封、一第二油封、一回油管及一逆止阀;第一油封及第二油封套设于凸伸在后盖外侧面的支轴;回油管一端连接于第一油封与第二油封之间,其另一端回接至所述滑片式空压机;逆止阀设置于回油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封组还包含一油封外壳,油封外壳的中心设有一油封安装孔的结构体,且油封外壳设有一从环体外侧连通于其油封安装孔的回油孔,油封外壳的油封安装孔套设于第一油封及第二油封的外围,回油孔对应于第一油封及第二油封之间,回油管一端连接于回油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心轴油润结构,能通过该轴套提供心轴转动时所需的油润,达到充分润滑及运转顺利等功效;另外,通过该油封组的设计,可以将可能从支轴渗出的润滑油经过回油管及逆止阀导回空压机或其它设备,借此达到防止润滑油渗漏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轴套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轴套与心轴组合剖面示意图。
主要部件名称:
空压机-1;汽缸-11;前盖-12;后盖-13;外侧面-131;心轴-14;滑槽-141;支轴-142A、142B;端面-143;
轴套-2;套体-21;衬垫-22;接触面-221;第二油槽-222;开孔-223;轴孔-23;内孔壁-231;第一油槽-232;导油槽-233;进油孔-234;
油封组-3;第一油封-31;第二油封-32;回油管-33;逆止阀-34;油封外壳-35;油封安装孔-351;回油孔-352;A-供油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恩,未经李承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棱镜反光材料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微透镜阵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