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翼片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656.5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忠;叶珊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英忠;叶珊妤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鼓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翼片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伸缩翼片回压装置,特别是一种引擎的回压装置,该回压装置可以装设在排气管内,且能够随使用情形对引擎产生适当回压。
背景技术
一般内燃机均会设置一个气涡轮或类似装置,以对内燃机的燃烧室提供大量的高密度空气,借助增加供应至燃烧室的气流流动循环力量,以及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气流流动速率,使内燃机的燃烧作用完全,以增加内燃机动力。然而,现有的气涡轮或类似装置,易因气流流动旋转而产生气流阻力,使增进内燃机动力的效果受到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台湾公告第593937号《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专利案,揭示了一种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请参照图1,其包含一个本体91及一个叶片组92,该叶片组92具有数个叶片921。该本体91内部呈中空状,且该本体91设有数个结合孔911;该叶片组92用于加速和增进气流回转循环,该数个叶片921以倾斜和径向辐射状装设在该本体91内部,每一个叶片921均设有一个结合部922,以分别与该本体91的数个结合孔911卡固结合。此外,该叶片921设有贯穿两表面的至少一个气流孔923,以避免该叶片921在负压力区产生漩涡而形成气流阻力,且该叶片921在气流孔923处凸设有一个辅助叶片924,使气流碰撞叶片921表面后皆会形成直线前进。
据此,在引擎气流流动系统中装设该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可借助数个叶片921加速和增进气流回转循环,借助气流孔923抑制每一个叶片921背面负压力区漩涡的形成,以及借助辅助叶片924使气流碰撞后可直线前进。故,该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可借其在气流流动旋转时不产生气流阻力的特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气流流动速率,并借助增加气流导入燃烧室的循环力量而提高空气密度,使燃烧作用完全以改善引擎动力。
然而,实际使用后可发现该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具有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排气管内的压力增强,此时该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将使排出的气体流量同步增加,如此便无法帮助引擎发挥适当的扭力爆发,反而需要输入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车子高速行驶,故其油耗量将比未装设该内燃机气涡轮翼片结构9还高,十分不符合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可以随使用情形对引擎产生适当回压,以帮助引擎发挥扭力爆发。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一种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包含:一个本体,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一个容室,在该本体两端形成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呈径向渐缩的缩口状;及数个翼片,环状排列并间隔设置在该本体第二开口端的径向渐缩周缘,该数个翼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本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每一个翼片皆设有一个弹性部,使该数个翼片的自由端能够沿该本体的轴向产生扩张或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本体设有数个泄压通孔,该数个泄压通孔一端与该第二开口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本体沿轴向设有一个开口槽,该开口槽连通至该容室。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第二开口端与该本体之间的夹角以155~160°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弹性部是在该翼片上设置一个凹槽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凹槽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其中,该弹性部设置在该数个翼片邻近该第二开口端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能够随不同的使用情形对引擎产生适当回压,帮助引擎发挥扭力爆发,达到缩短换档间隙、加长车辆滑行距离、使加速没有极速限制以及省油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伸缩翼片回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图2中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装设在引擎气流流动系统中的配置图。
图5: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英忠;叶珊妤,未经陈英忠;叶珊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油防滑鞋底
- 下一篇:市政初期雨水污染物螺旋式原位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