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388.7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磁电机 转子 线圈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
背景技术
无刷励磁防爆隐极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为国内首台大容量、超高速、用于西气东输的电机。该电机转子需运行至5040r/min,为国内大电机转速之最。该电机也较常规的电机制造工艺要求高,转子嵌线是该电机装配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特定的工艺要求进行。转子线圈3在未嵌入铁心4的转子槽40之前,汽端的一头已弯好形(见图1),在将转子线圈3嵌入转子槽40后,要对转子线圈励端的一头进行两个弯头31、32的弯形,以使转子线圈3位于转子槽40外的部分排列整齐地贴附在压圈5的外周面上(见图2)进行焊接。一般电机的转子线圈在嵌线时为竖放,所以弯形的难度不高,而该结构电机的转子线圈在嵌线时为平放,且线圈出转子槽后线圈端部在压圈外周面上为并列排放,因此给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开发一种弯形工具能很好地保证这一加工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它的结构新颖,简单实用,不但降低了电机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完全满足产品要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包括一把固定钳和两把弯形模,其中:
所述固定钳包括一钳口及一连接在钳口后端面上的手柄;
所述两把弯形模均为一有效长度的槽钢;
在所述转子线圈嵌入所述电机的转子槽后,所述固定钳和所述两把弯形模依次卡在从转子槽的槽口处至转子槽外的转子线圈部分。
上述的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其中,所述手柄为一直角棒。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的技术方案,它的结构新颖,简单实用,不但降低了电机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完全满足产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匝转子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子线圈嵌入转子槽后的转子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励磁电机的转子线圈端部的弯形工具,包括一把固定钳1和两把弯形模2;其中,
固定钳1包括一钳口11及一连接在钳口11后端面上的手柄12;钳口11为一槽钢,该钳口11的深度与单匝转子线圈厚度适配并且增加一定的余量,以防止转子线圈在弯形时掉出钳口11;钳口11的宽度与单匝转子线圈的宽度适配;手柄12为一直角棒;
两把弯形模均为槽钢,该两把弯形模的长度与转子线圈的两个弯头之间的距离适配;该两把弯形模21、22的槽深和槽宽分别与单匝转子线圈的厚度和宽度适配;
再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弯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是:
1)在转子槽内放入槽底垫条后,放入下层转子线圈(已成型侧位于转子的汽端,未成形侧位于转子的励端);
2)先弯形转子线圈励端的下层转子线圈,转子槽内每穿入一个线圈,先弯第一个弯头,将一把固定钳1放在转子槽槽口端部的齿压板处,用于固定转子线圈3引出端的位置,再将第一把弯形模21卡在固定钳1外侧的转子线圈3上,完成对转子线圈3第一个弯头31的弯形;待下层转子线圈第一个弯头31全部完成后用尼龙锤敲打,使转子线圈在挡圈外周面上排列整齐,上面垫好羊毛毡及环氧薄板并用收紧带收紧,待排布在挡圈外周面上的转子线圈弹开量变小后,保持第一把弯形模21不动,再用第二把弯形模22卡在第一把弯形模21外侧的转子线圈3上完成第二个弯头32的弯形;
3)弯形转子线圈励端的上层转子线圈时同样用这套弯形工装,并以同样的方法弯制,弯形方向则与下层转子线圈的弯形方向相反。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脲醛泡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氟康唑的精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