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张力反馈机构的接触线拉丝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4164.6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磊;赵二亮;孙维轩;陶晶晶;李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1/12 | 分类号: | B21C1/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7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张力 反馈 机构 接触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线生产用拉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接触线拉丝机。
背景技术
铜及铜镁合金接触线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主要供电设备。据了解,我国铁路广深线,京郑线,成昆线,哈大线和上海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都大量或全部使用了法国或德国产品,投入了大量的外汇资金。目前,接触线生产厂家所用的铜及铜镁合金接触线拉丝机,其拉丝鼓轮的动力均为分电机单独驱动。由于在拉丝过程中铜杆经过每道模具的延伸率不同,要求鼓轮的线速度也分别不同,且各道鼓轮的线速度应生产工艺要求需成一定比例,即各分电机的转速比也必须成一定比例,而且要求在任意时刻都需要保持此比例,以此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需要调整生产线速度,则每个电机转速均要重新设置,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操作非常不便。而且一旦发生前后电机转速不匹配的情况,极易出现拉断线或跳线的情况(后级拉丝鼓轮牵引线速度过快,即会造成线材拉断,简称断线,后级拉丝鼓轮牵引线速度过慢,即会造成线材积压拱起,简称跳线),造成线材报废甚至损伤设备。另外由于接触线交货要求为定长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具体过程为:参见图6 ,拉丝鼓轮2由驱动电机6通过减速器9驱动旋转,原料铜杆坯通过井式导线架5导向,在拉丝鼓轮2的牵引下(即铜杆在拉丝鼓轮2外径表面上沿行进方向缠绕数圈)在拉丝模装置1中拉伸,坯料Ф20mm的铜杆在拉丝模装置1中拉拔至Ф17.5mm,此时第一道拉拔加工结束。再经过又一件井式导线架5导向,在又一拉丝鼓轮2的牵引下进入第二道又一拉丝模装置1中再次拉拔减径,使Ф17.5mm的铜杆拉拔至Ф15.3mm,此时第二道拉拔加工结束。第三,第四,第五道拉拔方法与前面相同,经过五道拉丝模装置拉拔的延伸率分别为30%,30%,30%,25%,23%,五道拉丝模装置出线直径分别为Ф17.5mm,Ф15.3mm,Ф13.4mm,Ф12mm,Ф10.8mm。
综上所述,铜及铜镁合金接触线拉丝机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各驱动电机间必须保持恒比,否则就会出现断线或是跳线等情况。原设备属于无瞬时反馈的开环控制系统,只能保持一个稳定运行时的电机转速比,但是,如果整机的收线速度加快或减小,由于电机转速的变动是有个过程时间的,各分电机的联动将不能保证瞬时速比不变,即使采用光栅编码器检测到电机的实际转速,也无法确定应该补偿多少转速以达到这个动态平衡,所以在设备变速时常常会出现断线或是跳线等情况,造成线材报废甚至损伤设备,在成品质量较差的同时,设备生产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张力反馈机构的接触线拉丝机。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具有张力反馈机构的接触线拉丝机包括两组以上顺序排列的拉丝模装置和拉丝鼓轮机构,所述拉丝模装置包括机架和井式导线架5,所述拉丝鼓轮机构包括拉丝鼓轮2、驱动电机6、减速器9和制动机构8;在每组拉丝模装置的进线位置增加一套张力反馈机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井式导线架5设于拉丝模装置的前端面;井式导线架5前方的拉丝模装置的机架上通过支架19设有花键轴16,花键轴16可围绕支架19上安装的轴承转动;花键轴16的两端分别设有小转臂13和大转臂17;小转臂13的另一端通过辊轮轴20设有托线辊轮10,且托线辊轮10与井式导线架5对应;大转臂17的另一端通过小轴18连接着气缸12的活塞杆端,气缸12设于机架一侧;
所述大转臂17外侧的花键轴16轴端上设有大齿轮15,与大齿轮15啮合传动的小齿轮14通过轮轴设于电位器支架23上,小齿轮14的轮轴上设有电位器11,电位器支架23设于支架19上。
所述气缸12通过底座24设于机架一侧。
本实用新型机构通过增加张力反馈机构,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来保证各分电机间的瞬时速比,从而使得线材张力平稳,按照生产工艺的设定要求延伸,保证线材质量,同时解决断线跳线等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驱动电机转速之间的约束通过张力反馈机构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机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控制系统精确稳定。可根据生产需要,在0~60m/min范围内任意调节,而不需要重新更改任何参数,操作可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丝鼓轮安装位置俯视图。
图3为张力反馈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现有接触线拉丝机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