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护颈枕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3234.6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兴坤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护颈枕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睡眠用枕头的枕芯,尤其是涉及一种根据人体曲线设计的一体结构的多功能护颈枕芯。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多数人难以保证睡眠的时间,更难以保证睡眠的质量,时间长了令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身心健康,进一步带来各种疾病,因此,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在有限时间内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而使用舒适、干爽的睡眠用具,尤其是枕头,对于提高睡眠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枕头品种繁多、形式各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填充式枕头和一体式枕头。填充式枕头多数以颗粒状的填充物填满在特定形状的枕套内,其透气性能好,但是长期使用,填充物内会寄存有大量灰尘、细菌等,且形状恢复能力差,高矮调节不合适易致使颈椎不适;一体式枕头多是充气式或者使用棉类作为填充物,充气式形状恢复效果好,但是透气性差,枕用日久会致使头闷、发热等不适,棉类的一体式枕头,枕用易变形且回复能力差,其内会寄存有大量灰尘、细菌等,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护颈枕芯。本实用新型采用乳胶或者慢回弹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使用方便,所设计的蝶形结构结合托肩区、颈枕区和头枕区的仿人体曲线结构,能够有效分解压力提高舒适度,且设计的凹槽及通气孔能够防止出汗等带来的头闷、头热等不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芯,所述枕芯为一体结构的蝶形;枕芯分为托肩区、颈枕区和头枕区,并依次设置;枕芯上分别设有凹槽和通气孔;所述颈枕区设置高于头枕区,所述头枕区设置高于托肩区。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背面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托肩区为凸耳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托肩区设置有2个。
进一步的,所述颈枕区上设置有凹槽和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区为凹槽和凸楞相间结构设置,所述凹槽内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由乳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由慢回弹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护颈枕芯,其一体式的结构,使用方便,其内部不会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等,且采用乳胶或慢回弹性材料,长期使用不会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蝶形设计以及托肩区、颈枕区和头枕区的结构设计,能最大程度的贴合人体曲线,均匀的分散人体压力,使呼吸顺畅,睡眠质量高;本实用新型凹槽及通气孔的独特设计,能够起到进一步分散人体压力的作用,同时其良好的透气性,不会在睡眠中由于出汗等导致头闷、发热等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1枕芯,11凹槽,12通气孔,13凸楞,2托肩区,3颈枕区,4头枕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一体结构的蝶形枕芯1,由乳胶或者慢回弹材料制成,分为托肩区2、颈枕区3和头枕区4,并依次设置,其中托肩区2为凸耳结构左右各一个,且设计为倾斜状,分别对应人体左、右肩部,用于分散肩部的压力,促使呼吸顺畅;颈枕区3设置高于头枕区4,头枕区4设置高于托肩区2;枕芯1上分别设有凹槽11和通气孔12,且通气孔12可以设置在凹槽11内;具体的,枕芯1的颈枕区3和头枕区4上分别设置有凹槽11和通气孔12,枕芯1的背面也设有凹槽11和通气孔12,且通气孔12可以设置在凹槽11内,头枕区4的凹槽11之间设置有凸楞13,高出的凸楞13先接触到后脑部分,起到自然分散压力的作用。
具体使用时,左、右肩部压在托肩区2上,托肩区2仿人体曲线的倾斜结构减轻人体对肩部的压力,增加了舒适性,且有效的支撑肩部,能够减少睡眠中不必要的辗转形成安稳的睡眠姿势;高出的颈枕区3承托人体的颈椎部分,颈枕区3的仿人体曲线的弧形设计,能够完美的贴合人体有效分散人体压力,且图1所示的三个圆形凹槽,有效分散颈椎所受压力,其内设置的通气孔12,即使在颈椎全部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通风效果分散掉压力,同时透气性能有效防止睡眠因流汗、发热等带来的不适;后脑部分枕在凹陷的头枕区4,头枕区4内设计的凸楞13结构,率先接触后脑部,起到自然分散压力的作用,同时,凹槽11与通气孔12有效提高了透气性,进一步提高了睡眠质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兴坤,未经赵兴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