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叶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212141.1 | 申请日: | 201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岭;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风机叶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叶轮。
背景技术
在输送流体用的离心式叶轮领域,离心叶轮的作用是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空气的压力势能和动能。作为通风系统的重要设备,在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许多风机叶轮在运行初期可以满足需要,然而,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管路阻力增加等原因,引起风机流量或全压不足,影响风机负荷和效率,进而影响其使用范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叶轮,解决当风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管路阻力增大等原因,引起风机流量或全压不足的问题;在风机蜗壳、集流器等不改动的前提下,加装新型叶轮后在管路阻力性能曲线不变的同时,使风机流量增大,全压大幅提高,效率略有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述加装新型叶轮后在管路阻力性能曲线不变的同时,使风机流量增大,全压大幅提高,效率略有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离心叶轮包括叶轮轮体和叶轮轴5,叶轮轮体由轮毂4、前盘1、后盘3和叶片2组成,轮毂4固接在后盘3上,叶片2两侧分别与前盘1和后盘3固接,叶轮出口直径为80厘米,12~14个叶片2在前盘1和后盘3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叶轮出口宽度为20.8~21.2厘米,叶片出口安装角为43.5~44.5度,叶轮轴5与轮毂4的轮毂孔之间通过键和键槽构成叶轮轮体与叶轮轴5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叶片2为翼型或单板型。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数、叶轮出口宽度和叶片出口安装角三个关键结构参数为满足风机负荷和效率的最优组合分布,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对叶片数、叶轮出口宽度及叶片出口安装角等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改善了叶轮内部流场,叶轮流道内的尾流区减小及射流-尾流之间的剪层扩大,叶轮内熵产区域及强度减小;提高了离心叶轮的效率和负荷,拓宽了其应用范围;相同设计工况下,风机全压可提高5%~7%,效率可提高0.5~1%,高效区拓宽,使风机最高效率点的流量增大。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由于管路阻力增加导致风机流量或全压不足的问题,只需更换风机的叶轮,蜗壳、集流器均不需改动,具有实用性,适用于离心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盘,2--叶片,3--后盘,4--轮毂,5--叶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叶轮出口直径为80厘米的离心叶轮包括叶轮轮体和叶轮轴5,叶轮轮体由轮毂4、前盘1、后盘3和叶片2组成,轮毂4固接在后盘3上,叶片2两侧分别与前盘1和后盘3固接,12~14个叶片2在前盘1和后盘3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叶轮轴5与轮毂4的轮毂孔之间通过键和键槽构成叶轮轮体与叶轮轴5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叶轮进口直径为58.2厘米,叶片2为翼型,叶片数、叶轮出口宽度和叶片出口安装角三个关键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叶轮出口宽度为21厘米,叶片出口安装角为43.9度,叶片数为14片。
本实施例用于风机后,全压提高6.8%,效率提高0.5%,最高效率点流量增加,且高效区拓宽。该叶轮适用于电站等领域的风机,解决当管路阻力增加等导致全压或负荷不足的问题,且同时能够提高风机效率,有效节约能源,满足风机负荷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光照范围的LED灯泡
- 下一篇:太阳能水热循环式磁流体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