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桥管两点连续测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1442.2 | 申请日: | 201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刘晓东;王慧璐;李学锋;袁沛民;刘尚;掌庆松;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两点 连续 测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加热控制管理领域,具体涉及结焦过程中一种新型焦炉桥管测温结构。
背景技术
焦炉加热控制管理领域的焦炉结焦过程管理系统是从焦炉炭化室中焦炭的成熟度的角度去管理焦炉,达到节省煤气,提高焦炭质量和操作效率的作用。随着焦炉管理技术的发展,国内焦化行业一直采用的焦炉桥管单点测温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实时在线运行的需求,桥管单点测温存在测温元件易损坏、测温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数据传输不稳定、温度曲线不平滑、温度绝对值偏低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桥管两点连续测温结构,该测温结构可弥补传统焦炉桥管单点连续测温的不足,确保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满足了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实时在线运行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焦炉桥管两点连续测温结构,在桥管观察孔和桥管与上升管交汇处之间区域设有两个测温孔,每个侧温孔内设有保护套管,热电偶设在保护套管内。
所述的两个测温孔相对于竖直面为对称设置。
焦炉桥管两点连续测温结构,在桥管观察孔和桥管与上升管交汇处之间区域设有一个测温孔,测温孔内设有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内设有两个热电偶。
与传统的焦炉桥管单点连续测温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焦炉桥管两点连续测温,实现焦炉桥管测温系统的冗余配置,当一个测温元件损坏时,另一个测温元件仍可以输出温度曲线,确保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实时在线运行,使系统的开工率为100%;
2)当一个测温元件损坏、工作异常或数据传输线断开时,造成输出温度曲线绝对值偏低、波动大或不平滑,通过对比两条温度曲线,系统可以对问题曲线及时给出报警信息,方便系统维护人员及时处理问题;
3)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温度曲线,可以研究测温元件插入深度和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既方便系统维护人员将测温元件调整到最优深度,又可以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火落时间、焖炉时间等参数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两点连续测温技术,可以获取两条温度曲线,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温度曲线,可以挑选出一条优质的温度曲线,送交后续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后续系统的计算成功率;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单点连续测温方案中的不足,满足了焦炉的结焦过程管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要求,将传统的温度管理模式改进为质量管理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升管与桥管的局部布置结构图;
图2是上升管、桥管局部放大图;
图3是桥管上设置两个测温孔的断面结构图;
图4是桥管上设置一个测温孔的断面结构图。
图中:1-桥管 2-上升管 3-集气管 4-桥管观察孔 5-上升管中心线 6-保护套管7-热电偶 8-测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1)选取测温元件
由于桥管处流经的焦炉煤气的温度范围为300℃-700℃,因此本实用新型选用K型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
2)确定测温孔位置
如图2所示,在桥管观察孔4和桥管1与上升管交汇处之间区域L选择测温孔断面位置B-B。如图3所示,在焦炉桥管B-B断面上开两个测温孔8,测温孔8与水平之间夹角为n,n的范围为15°-165°。
测温孔的选取要求尽量减小氨水喷洒对测温的影响,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选择测温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两种测温结构:
a.两个测温点位于桥管同一测温孔
如图4所示,在桥管的一个测温孔8内插入一只保护套管6,保护套管6内安装两只热电偶7,实现桥管两点连续测温。
b.两个测温点分别位于桥管两个测温孔
如图2所示,在桥管的两个测温孔8内分别插入一只保护套管6,每个保护套管内安装一只热电偶7,实现桥管两点连续测温。
两种测温结构,均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测温仪表设计需求和现场实际情况,从上述两种测温方式中选择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