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摄像头螺牙扭力的检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0582.8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摄像头 扭力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精密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摄像头自动对焦装置配合件(LENS)的螺牙扭力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螺牙扭力的检测方式仅为测量相关的尺寸,然而用尺寸的大小精度来判断扭力的大概值,螺牙扭力无法准确掌控,导致在判定客户提供的LENS是否符合LENS扭力的生产标准时,判定不准确,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装配过程不稳定,影响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螺牙扭力检测治具及其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得螺牙的扭力值,准确地掌控螺牙扭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螺牙扭力检测治具,包括一扭力计、第一定位治具、第二定位治具、专用治具及配合治具,其中,
扭力计包括螺合段和读数段;
第一定位治具为一中空体,其内具有一分隔,分隔的一端周壁具有与扭力计的螺合段相螺接的内螺纹,分隔的另一端周壁上贯穿并活动设置一固定销;
第二定位治具的最大外径不大于第一定位治具的内径,其中心具有一阶梯孔,该阶梯孔自上而下分为方形孔段和圆形孔段;
专用治具为中心具有一圆形通孔的方形体,其方形轮廓与阶梯孔的方形孔段适配,其圆形通孔的内径不大于第二定位治具圆形孔段的内径,且该圆形通孔具有与摄像头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配合治具上具有与摄像头上的卡槽相适配的卡点,用于将摄像头定位在专用治具的圆形通孔内。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准确测得手机摄像头的螺牙扭力,能有效地掌握LENS实时的扭力情况,使与之配合的相关产品生产、检测、组装等操作更快速、方便、准确,提高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及产品合格率。该治具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精确,适于在精密电子产品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检测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专用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专用治具放入第二定位治具中的装配效果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螺牙扭力检测治具,包括一扭力计1、第一定位治具2、第二定位治具3、专用治具4及配合治具5。
其中,扭力计1包括螺合段11(不可见,未示出)和读数段12,此类扭力计为现有技术,目前市场上即可买到,根据测试扭力的不同,分为90ATG、150ATG、300ATG等多种型号,而本测试常用型号为150ATG。
第一定位治具2为一中空体,其内具有一分隔,分隔的一端周壁具有与扭力计1的螺合段11相螺接的内螺纹,分隔的另一端周壁上贯穿并活动设置一固定销21。
第二定位治具3的最大外径不大于第一定位治具2的内径,其中心具有一阶梯孔,该阶梯孔自上而下分为方形孔段31和圆形孔段32。
专用治具4为中心具有一圆形通孔41的方形体,如图2、图3所示,其方形轮廓与阶梯孔的方形孔段31适配,其圆形通孔41的内径不大于第二定位治具3圆形孔段32的内径,且该圆形通孔41具有与摄像头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配合治具5上具有与摄像头上的卡槽相适配的卡点,用于将摄像头定位在专用治具4的圆形通孔41内。
应用上述治具检测手机摄像头螺牙扭力的检测方法,
步骤1、将第一定位治具2旋入扭力计1上;
步骤2、将专用治具4放入第二定位治具3中;
步骤3、将以上第2步骤的组合件放在第1步骤的扭力计1上,并通过固定销22锁紧;
步骤4、在高度测量计上,用配合治具5将LENS顺时针旋入专用治具4内,直到LENS最高面高出专用治具4的最高面为0.045mm;
步骤5、将扭力计1数值归零;
步骤6、再次利用配合治具5顺时针旋转LENS,使LENS最高面低于专用治具最高面为0.17mm(或LENS顺时针旋入专用治具至所需圈数);
步骤7、查看扭力计1上的扭力值,并记录测定值,与此类型号的LENS产品的扭力标准值对照,以确定该产品的扭力值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该检测治具及其检测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检测与LENS配合的产品的扭力值,并据以判断该产品扭力是否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阶梯孔的方形孔段的孔形,还可以是多边形,而专用治具的轮廓则是与该多边形孔段相适配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0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