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挡自锁型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0207.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谷远东;谷俊;洪兰秀;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力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2401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锁型三轴五挡 手动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换挡自锁型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
背景技术
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
对于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MT),一般都设有操纵杆换挡自锁装,在挂挡的过程中,若操纵变速杆推动拨叉前后移动的距离不足时,齿轮将不能在完全齿宽上啮合而影响齿轮的寿命。即使达到完全齿宽啮合,也可能由于汽车震动等原因,齿轮产生轴向移动而减少了齿轮的啮合长度,甚至完全脱离啮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故应设置自锁装置。
目前变速箱总成的操纵机构通常都需要实现换挡自锁功能以及空挡、倒挡等信号输出功能。通常换挡自锁机构与空挡、倒挡的等信号输出功能是分别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实现的。即空挡、倒挡等信号输出装置与挡位自锁装置是独立的两个装置。这样零件布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换挡自锁装置带有信号输出功能并且结构布置合理的换挡自锁型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换挡自锁型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包括换挡自锁装置中的壳体、顶推杆、限位钢球和滚动钢球,所述壳体两端开孔,顶推杆设在壳体的一端内,顶推杆上设压缩弹簧,顶推杆从壳体一端孔穿出,在壳体外的顶推杆的端部为弧面,弧面内设限位钢球,弧面与限位钢球之间设有滚动钢球,壳体的另一端与位置开关连接,顶推杆与位置开关接触。
所述位置开关的开关顶杆伸入壳体内,其端面与顶推杆接触,开关顶杆上设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将变速箱挡位的换挡自锁装置和位置开关集成在一起,利用变速箱挡位自锁装置换挡时顶推杆的动作,发出不同的位置信号;其结构布置巧妙合理,集成度高,大大节省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挡拨块;2、滚动钢球;3、限位钢球;4、顶推杆;5、压缩弹簧;6、复位弹簧;7、开关顶杆;8、变速箱壳体;9、壳体;10、位置开关;11、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换挡自锁型三轴五挡手动变速箱,包括换挡自锁装置中的壳体9、顶推杆4、限位钢球3和滚动钢球2,所述壳体9两端开孔,顶推杆4设在壳体9的一端内,顶推杆4上设压缩弹簧5,顶推杆4从壳体一端孔穿出,在壳体外的顶推杆4的端部为弧面,弧面内设限位钢球3,弧面与限位钢球3之间设有滚动钢球2,限位钢球3与换挡拨块1接触;顶推杆4轴向设槽11。位置开关10设在壳体9的另一端,位置开关10的开关顶杆7伸入壳体9内,其端面套在顶推杆4槽内。开关顶杆7上设复位弹簧6。壳体9套在变速箱壳体8中。
工作原理:当变速箱总成换挡时,换挡杆绕自身中心转动,滚动钢球会分别落入图中两个虚线钢球位置,与钢球接触表面距中心的距离不一样,使得弹簧座处于不同的位置,开关总成通过开关顶杆与弹簧座接触,发出不同的位置信号.零部件换挡拨块1与变速箱的换挡杆刚性连接,在换挡力的作用下绕换挡杆中心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滚动钢球2与零部件换挡拨块1的不同曲线段接触,压缩弹簧5产生手感力,当换挡到位后,滚动钢球2会分别落入图中两个虚线钢球位置,与钢球接触表面距中心的距离不一样,使得弹簧座处于不同的位置,开关总成通过开关顶杆与弹簧座接触,发出不同的位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力齿轮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力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0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