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封带及设置有所述塑封带的包装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9256.5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洛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6 | 分类号: | B65D55/06;B6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军;杨颖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封 设置 有所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封带和设置有该塑封带的包装瓶。
背景技术
盛放药品或保健品的包装瓶由于瓶盖的密封性难以达到要求,常常需要辅助的塑封带。常用的塑封带为条带状的塑封薄膜,围绕在瓶盖与包装瓶的结合处,通过热塑或冷塑方式使塑封带紧密缠绕在瓶盖与包装瓶的结合处形成密封。
密封好的包装瓶在使用时需要先去除塑封带。通常人们需要利用剪刀等锐利的器具在塑封带的边缘开启一个缺口,然后再用手从这个缺口开始撕断塑封带。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在人们需要开启包装瓶时手边并没有适用的剪刀等器具,只好用手将塑封带撕开缺口,进而撕断塑封带。众所周知,如果不借助于工具,在塑封带这类塑料薄膜的边缘撕开缺口并不容易。特别是当塑封带紧密贴合在包装瓶或瓶盖上时,缺少利于人手施力的着力点;如果强行用手挑起塑封带边缘部分作为撕断塑封带的着力点,这一着力点比较小,不易于人手施力。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仅凭借人手撕断塑封带成为费时费力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人们在没有器具时撕断塑封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封带及设置有该塑封带的包装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封带,具有条带形状,在所述塑封带上设置有纵向贯穿所述塑封带的撕断孔线。
优选的,在所述塑封带上端边缘具有撕断孔线的位置处设置有撕断缺口;
优选的,在所述塑封带上设置有指示所述撕断缺口或撕断孔线位置的指示标识。
优选的,所述指示标识为在所述撕断缺口或撕断孔线附近设置的具有突出颜色的色块。
优选的,所述塑封带设置有两条所述孔线,所述两条孔线之间的区段为撕开段;所述色块设置于所述撕开段上。
优选的,所述指示标识是指:所述撕断孔线两侧分别设置的两个具有不同颜色的所述色块。
设置有上述塑封带的包装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塑封带预先在边缘设置撕断缺口,或设置撕断孔线,方便人们从所述缺口或孔线处撕断塑封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薄膜的边缘如果有缺口的话,从该缺口处撕扯,由于存在应力集中效应,很容易撕开薄膜。撕断孔线的作用与撕断缺口相同,都是使人们容易撕开塑封带,其原理也是相同的。
另外,由于塑封带通常是透明的,或仅具有单一颜色,而撕断缺口和撕断孔线本身尺寸比较小,人们要花较长时间才可以找到撕断缺口和撕断孔线,这也造成了不便。本实用新型在塑封带上设置了指示撕断缺口和撕断孔线位置的指示标识,使得人们易于找到撕断缺口和撕断孔线,消除了上述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带的一个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带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带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带的第四个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塑封带的第五个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瓶的一个实施例。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撕断缺口;2、色块;3、撕断缺口;4、色块;5、色块;6、撕断孔线;7、撕断孔线;8、色块;9、撕断孔线;10、撕开段;11、色块;12、撕断孔线;13、色块;14、包装瓶;15、瓶盖;16、瓶体;17、塑封带;18、色块;19、撕断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塑封带展开图。塑封带为条带形状,将条带缠绕成圆环状后,将该圆环套在包装瓶口后进行塑封。从图1中可见在塑封带上设置了纵向贯穿该塑封带的撕断孔线,在所述撕断孔线处设置有V形的撕断缺口1,从撕断缺口1处着手可以非常容易地撕断塑封带。由于塑封带本身是透明的或者是单色的,人们不容易找到撕断缺口1,因此在撕断缺口1的附近设置了作为指示标识的色块2。色块2指示了撕断缺口1的位置,便于人们快速找到撕断缺口1。色块2最好具有醒目的色彩,与塑封带呈现的颜色有角度差异,以更好地起到指示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塑封带为透明,色块1的颜色为红色。
图2显示的实施例中,塑封带同样处于展开的状态。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撕断缺口3旁边设置的作为指示标识的色块4的面积更大,纵向贯穿了塑封带。因此色块4更为醒目,有利于视力不佳的人们找到撕断缺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洛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洛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幕清洁组件及其夹持盒体
- 下一篇:一种带盖的涂料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