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8695.4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欣;张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锂离子电池 盖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平均输出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移动通信设备等领域,并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其应用范围。
方形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开口化成,注液后要在盖板的注液口处贴棉签以隔绝空气、减少电解液的溢出并保证化成时产生气体的及时排出,化成完毕后要把棉签撕掉并通过封口钢珠封口,操作繁琐也不利于电池表面保持清洁。图3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的结构, 包括盖板本体1、铆钉2、电极连接片3、注液口4、上绝缘片5、下绝缘片6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注液孔采用了上层大,下层小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锂电池盖板封口工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通过铆钉铆接在盖板上的电极连接片,隔开电极连接片与盖板的上绝缘片,隔开铆钉钉帽与盖板的下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底面成型有凸台,从盖板顶面向凸台台面开有贯穿盖板的台阶状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分为上部的大口径段和下部的小口径段,所述凸台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6-1.0倍,凸台外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2.0-3.0倍。
所述的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上部大口径段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6-0.8倍,下部小口径段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1.0-1.2倍;所述注液口上部大口径段直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95-1.00倍,下部小口径段直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85-0.95倍。
所述的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盖合在设有电解液、电池芯的锂离子电池盒上构成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盖板注液口处采用了上层大,下层小的双层结构设计,注液后轻按封口钢珠,使封口钢珠卡在上部大口径段,对注液口进行初步密封,同时又不妨碍化成时产生气体的排出,减少了电解液的溢出;化成完毕后,再将钢珠敲进注液口的下部小口径段,彻底完成封口。这样在电池注液后不必在注液口处贴棉签,只需将钢珠轻轻压入即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电池的表面更加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锂电池盖板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通过铆钉2铆接在盖板1上的电极连接片3,隔开电极连接片3与盖板1的上绝缘片5,隔开铆钉2钉帽与盖板1的下绝缘片6,盖板1底面成型有凸台7,从盖板1顶面向凸台7台面开有贯穿盖板的台阶状注液口4,注液口4分为上部的大口径段4-1和下部的小口径段4-2,凸台7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6-1.0倍,凸台7外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2.0-3.0倍。
注液口4上部大口径段4-1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6-0.8倍,下部小口径段4-2高度为封口钢珠直径的1.0-1.2倍;注液口4上部大口径段4-1直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95-1.00倍,下部小口径段4-2直径为封口钢珠直径的0.85-0.95倍。
盖板组件盖合在设有电解液、电池芯的锂离子电池盒上构成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中,锂离子电池盒和盖板组件组成一密封空间,电池芯由隔膜和正负极片卷绕而成,正负极片上焊接有正负极耳,组装电池时正负极极耳分别与盖板以及铆接在盖板上的电极连接片相连接。
电池注液后轻按封口钢珠,使封口钢珠卡在注液口上部大口径段,对注液口进行初步密封,化成完毕后,再将钢珠敲进注液口下部小口径段,彻底完成封口。
通过盖板注液口的结构设计,使电池的封口更加便捷,电池注液后不必在注液口处贴棉签,同时又不妨碍化成时产生气体的排出,初次封口时只需将封口钢珠轻轻压入即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电池的外壳更加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8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