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作物秸秆挤压搓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8596.6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纪亮;朱香玲;吕锦;吕芳;吕静;吕涛;赵煜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纪亮 |
主分类号: | B27L11/02 | 分类号: | B27L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43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秸秆 挤压 搓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秆粉碎技术领域,是一种农作物秸秆挤压搓丝机。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的重要生物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产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农作物秸秆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在7亿吨以上。多年来,稻草、玉米秸、麦秸3种秸秆数量一般占秸秆总量的75%以上,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大量剩余,剩余秸秆的处理问题日渐凸显。部分农民采取了简单地焚烧或随意堆积,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还带来了各种危害,造成大气污染、土壤结构恶化和交通事故频发等,对人类健康和周围动植物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比例相对较低,根本原因在于秸秆收集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因为通过人工收集,秸秆比较散,难以运输和存放;运用机械打捆收集成本较高,而秸秆的售价较低,再加上运输等费用,综合效益很低。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机械切碎机将秸秆切碎成短节状,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差,成本高,因为这种短节状的秸秆无论是作为饲料还是工业原料,都需要进行二次深加工,更主要的是短节状秸秆仍存在打捆、储存和运送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挤压、劈裂、揉搓分丝为一体,能够直接产出丝绒状纤维物料,同时便于将物料压实、打捆、储存和运送的农作物秸秆挤压搓丝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机具有一个基座,基座上固定安装有动力分配箱和通过轴承座支撑的工作筒体,工作筒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尾部设有碎料室,工作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挤压揉搓轴,轴上装有易于拆装的螺旋叶片,各叶片之间设有螺距调节隔套,动力分配箱采用同步同向双轴输出结构,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挤压揉搓轴连接,动力分配箱的输入轴与动力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挤压揉搓轴与螺距调节隔套采用花键连接。
所述螺旋叶片分为正向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叶片,并安装形成一组以上相互交替的正向叶片组和反向叶片组。
所述动力驱动电机采用的是调速电机或变频电机。
所述工作筒体采用两半对合的剖分式结构。
按照上述方案制作的农作物秸秆挤压搓丝机,实现了一端进秸秆原料,另一端直接产出绒毛纤维物料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的功效,产出的丝绒状纤维物料一次到位,无需再进行深加工,可直接用作肥料、饲料、生产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使用该机,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的秸秆收集、储运中的高耗能、多环节、高成本的弊端,收获季节能在田间地头将秸秆直接生产成丝绒状纤维物料,从而实现将秸秆的废弃转变为直接收集、加工、出售,通过压缩打捆,便于储存运输,达到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农作物秸秆挤压搓丝机由基座1、动力驱动部分、动力分配箱2、工作筒体12组成,其中,动力分配箱2坐落在基座1的一端,工作筒体12通过轴承座14安装在基座1上,其前端设有进料口9,尾部设有带出料口的碎料室13,为便于拆装维修调整筒体内部构件,工作筒体12采用两半对合的剖分式结构。动力分配箱2的箱体内具有输入轴4,该轴与动力驱动部分(图中未示)的电机连接,电机可采用变频或调速电机,其电机功率可随秸秆原料质地“软、硬”进行匹配。动力分配箱2由齿轮传动组件5、6和传动轴3、输入轴4组成同步同向双轴输出结构,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7与工作筒体12中的挤压揉搓轴8、15连接,该挤压揉搓轴8、15为一对相互平行并带有花键的轴,轴上分组安装有一组或多组正向和反向螺旋叶片10,各叶片之间装有不同规格带有内花键的螺距调节隔套11,用于螺旋叶片10的压紧和螺距调整。各组正向和反向的螺旋叶片10通过螺距调节隔套11分组交替组装在挤压揉搓轴8、15上,并通过挤压揉搓轴8、15的运转在工作筒体12内形成原料的挤压区和揉搓区。另外,可通过选择螺距调节隔套11组合螺旋叶片的数量以及正反向螺旋叶片11的组数进行快速拆装和更换调整,以适应不同原料的制作需要。
该机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秸秆的挤压揉搓,根据品质,秸秆原料从进料口一端进入工作筒体12内,运作2~5分钟经挤压揉搓促使秸秆挤压、劈裂、揉搓分丝后,由另一端碎料室13的出料口送出,所产出的丝绒状纤维物料可实现分丝纤维化。其工作原理:在挤压揉搓过程中,秸秆原料由进料口9进入工作筒体12内,原料在前进过程中被压缩在挤压区,通过正向螺旋叶片的螺距变化及反向螺旋叶片的反压,促使纤维裂解,并在反向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产生很高的压缩力与揉搓力,原料在后部揉搓区,通过挤压揉搓轴8、15上螺旋叶片10同步旋转的揉搓梳理,可使原料直接挤压揉搓成为丝绒状纤维,被挤压揉搓的纤维物料直接进入工作筒体的碎料室13,并由碎料室13的出料口排出。该机一端进秸秆原料,另一端可直接产出绒毛纤维物料,实现了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生产出绒毛纤维物料的功效,不仅便于压缩打捆,储存和运输,而且产出的绒毛纤维物料可直接用作肥料、饲料、生产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纪亮,未经吕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8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