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结合背光模组的LED散热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7996.5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瑜;锺隆贵;许良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结合 背光 模组 led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LED散热基板有关,特别有关于一种用于结合背光模组的LED散热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体(LED)元件由于耗电量少、体积小及使用寿命长,目前已广泛地使用于各种照明灯具上,如家电用品的指示灯、显示器的背光源、广告显示幕及汽车车灯等应用。另一方面,随着高功率LED的发展及所伴随的散热问题,现今的LED基板大多为散热基板,以达到使用上的散热需求。
传统上,LED作为显示器背光源时,其是将多个LED元件组装在一散热基板上而形成一LED光源模组,此光源模组再组合一背光模组,借以完成该显示器背光源。
惟,现有的显示器背光源组设时,需先将该LED光源模组结合在一承载板,接着再将该背光模组组设在该承载板上,以接收并反射该LED光源模组所发出的光。由于此组设方式不但繁琐耗时,且需另备承载板,故导致工时、人力、及材料等成本上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合背光模组的LED散热基板,以简化LED散热基板与LED光源模组及背光模的组设方式,达到降低工时、人力及材料成本的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结合背光模组的LED散热基板,以结合LED光源模组及背光模组,LED散热基板包括一金属基层、一绝缘层、及一线路层,金属基层包含用以承载LED光源模组的第一区块及用以承载背光模组的第二区块,绝缘层涂布在第一区块上,线路层压合在绝缘层表面,线路层电性连接LED光源模组。
优选地,该金属基层为一铝基板或一铝合金基板。
优选地,该金属基层为一铜基板。
优选地,该金属基层包含有多个第一区块及多个第二区块,该些第一区块及该些第二区块为交错设置。
优选地,该第二区块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区块的面积。
优选地,该第一区块及该第二区块之间留有一间隙。
优选地,该绝缘层由导热绝缘材料所构成。
优选地,该线路层为一铜箔层。
优选地,该线路层形成在该绝缘层及该金属基层的第二区块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结合LED光源模组及背光模组时,由于LED散热基板的金属基层包含承载LED光源模组的第一区块及承载背光模组的第二区块,故可省却现有技术所需设置的承载板元件;再者,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是直接用以结合LED光源模组及背光模组,相较于现有技术须将LED光源模组和背光模组分别组设在承载板的组设方式,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可简化LED散热基板结合LED光源模组及背光模组的组设,达到降低工时、人力及材料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与LED光源模组结合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结合背光模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的切割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基板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LED散热基板
2LED光源模组 2a LED
3背光模组
10金属基层 100间隙
11第一区块 12第二区块
20绝缘层 30线路层
1a 散热基板 10a 金属基层
1a’散热基板 10a’金属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7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