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验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6847.7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谢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融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7/06 | 分类号: | G06M7/06;G06M1/00;G07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钞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点验钞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点验钞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点验钞机只能通过钞票上的防伪信息对钞票真伪进行识别,但是对于高仿真的伪钞在鉴别时仍然具有一定困难。如果越来越多的高仿真假钞流通在市面上,对规范的货币流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现有的可记录钞票号码的点验钞机,通常在验钞通道内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图像管,在验钞时对钞票的正反两面进行拍照,并从获取的图像中提取出钞票号码,然后将记录的号码与其内部储存的已知号码相比对,这样不仅可以从钞票的防伪标记对钞票进行检验,还可以通过钞票的号码对那些高仿真的伪钞进行检验,提高了对钞票真伪的鉴别结果。此外由于现在的洗钱行为常有发生,对钞票号码登记还可以追踪钞票流向,对反洗钱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现有技术研究,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安装有图像管的点验钞机在点验钞过程中,由于纸币大小、新旧程度及残损程度差异较大,当钞票通过上下图像管时,常常会出现卡钞的问题,并且在出现卡钞后,难以将卡住的钞票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点验钞机,在进钞方向图像管的前方设置有压钞支架,防止出现卡钞,并且该点验钞机由可转动连接的上机体和机座组成,可以解决卡钞难以取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点验钞机,包括:机体、进钞板、搓钞轮、压钞支架、支撑板、第一压钞轮、图像管安装支架、第二压钞轮和接钞轮,其中:
所述机体包括上机体和机座,且所述上机体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机座上;
所述图像管安装支架包括上图像管安装支架和下图像管安装支架;
所述进钞板、搓钞轮、压钞支架、第一压钞轮、上图像管安装支架、第二压钞轮依次设置在所述上机体上;
所述下图像管安装支架和接钞轮安装在机座上。
优选地,所述上图像管安装支架和下图像管安装支架的安装位置上下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图像管安装支架的进钞方向一侧设置有凸棱。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钞轮由上下两组轮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钞轮的上下两组轮中,每组轮分别有多只轮组成。
优选地,所述压钞支架为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下图像管支架的上表面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上机体和机座通过转轴相连接,前端通过卡钩固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验钞机包括:机体、进钞板、搓钞轮、压钞支架、支撑板、第一压钞轮、图像管安装支架、第二压钞轮和接钞轮,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由所述机体的一侧至另一侧,进钞板、搓钞轮、压钞支架、第一压钞轮、图像管安装支架、第二压钞轮和接钞轮依次设置。该点验钞机中,在进钞方向图像管的前方设置有压钞支架,当钞票经过图像管之前,压钞支架可以将钞票压平后进入上下图像管之间,出现卡钞的概率较小,大大降低了卡钞的发生率。
并且该点验钞机的机体由上机体和机座组成,并且上机体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座上,将上机体转动,可将钞票通道打开。因此该点验钞机即使出现卡钞现象,只需将上机体转动,即可将卡钞取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验钞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验钞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验钞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验钞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融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融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6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线机的步进感应装置
- 下一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