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变压器及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5329.3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兴加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2M5/4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压器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设备提供电力能源的系统,尤其涉及油田设备提供电力能源的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设备,比如采油抽油机,由于抽油机工作的环境以及抽油机本身工作的特点,致使为其提供电力能源的系统会比较复杂。从其环境的角度来看,抽油机会配置在野外,一般是地广人稀的场所,有时也会处于农民的田地里,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的工作状态。从其自身的角度来看,抽油机是由电机驱动,而做周期性的动作,电机在每个工作周期存在一个发电机阶段和一个电动机阶段,对电力供给的要求动态范围较大,并且对电力供给系统的反向冲击较大,为了提高抽油机的用电效率,有必要采取功率补偿、变频控制等负载调整手段。
现有的油田设备提供电力能源的系统,通常包括一电力变压器,一负载调整装置,比如功率补偿箱,连接在两者之间的第一供电线缆,以及连接在该负载调整装置与抽油机的配电箱之间的第二供电线缆。有些情况下,会将该负载调整装置与配电箱的功能合并到一起成一体的供电箱,则第二供电线缆也就成了该供电箱的内部线缆。
这种供电结构,负载调整装置相对电力变压器分离设置,需要单独设置自己的散热结构,不但会提高供电系统的成本,而且容易使供电系统失效。
这种供电结构,电力变压器与负载调整装置/供电箱之间的第一供电线缆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可能会有几米到几十米,并且是外露的,这就为人为窃电提供了可能的机会:窃电者只要对第一供电线缆以及其两端与电力变压器、负载调整装置/供电箱相连接的端头采取一定的动作,就可以搭接进该供电系统窃取电力供给。
为了防止窃电的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提高电力变压器低压绕组的输出电压,比如:采用1140V供电系统,以使该供电不能直接为窃电者所用,然而这种防窃电的手段,由于提供的电力信号其波形是正弦波的并且其周期是固定在市电周期,比如:50赫兹的,窃电者只需简单地配备一个变压器即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供电电压,因此防窃电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既可以降低供电系统的成本并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提升防窃电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包括一箱体,封装在该箱体内的铁心与绕在该铁心上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以及填充在该箱体中起绝缘与散热作用的介质,该箱体采用第一材质构成,该箱体在侧部设有采用散热性能优于该第一材质的第二材质构成的散热墙,该散热墙的内表面与该箱体中的介质接触,该散热墙的外表面具有能够承载其它设备安装的平坦部。
该散热墙是采用铝或者铜材质构成的。
该箱体在侧部设有供该低压绕组输出的开口。
该电力变压器还包括一具有大功率器件的负载调整装置,该负载调整装置与该低压绕组相连,该大功率器件安装在该散热墙上。
该负载调整装置的输出端提供的电力信号是变频变压的。
该负载调整装置包括一变频器和一回馈单元。
该变频器包括串接在一起的一整流单元和一逆变单元;该回馈单元与该整流单元并接。
该回馈单元是一有源回馈单元。
该电力变压器还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将该负载调整装置、该低压绕组的输出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件均罩住。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供电系统,用以给油田设备供电,其包括上述的电力变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变压器及供电系统,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散热墙,可以使负载调整装置的散热问题与电力变压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借助于该散热墙,可以使负载调整装置减去相应的散热结构的设置,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改善负载调整装置的环境,使其工作更加稳定;通过将负载调整装置与电力变压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电力输出仅针对特别应用(比如油田设备),还可以大大增加窃电的难度,提升防窃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变压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变压器实施例中负载调整装置的电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系统实施例的电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兴加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兴加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5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材排锯机
- 下一篇:功率沟槽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