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4723.5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G.A.格拉茨;C.罗伯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拉茨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郝俊梅 |
地址: | 瑞士弗劳***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式伞。
现有技术
用于具有可伸缩式提升和下沉的上杆体部分的伞的驱动装置,例如从DE2353967A中公知。在此提出,通过一种循环的齿形皮带驱动伸缩件与上铰接环。按照DE2353967A,所述齿形皮带应该在驱动轮上通过孔从杆中输出,并且在上导向轮上又被连接在伸缩部分上。其缺点在于,敞开的卧式齿形皮带在杆外易被损坏。此外,它不能满足美观性要求,这也被认为是不利的。再者,穿过杆壁的通孔,造成整个杆的强度被显著地削弱。
在美国专利文献4424824A中提出,将锥齿轮传动装置应用于伸缩部分中的丝杆和丝杆螺母,以取代用于操纵伸缩部分的旋转机构。因此虽然替代了齿形皮带,而且杆上用于驱动手柄的通孔也小到,使得杆的强度不再被显著地削弱。但是在美国专利文献4424824A中提出的方案,在其它方面是非常不利的,即,锥齿轮传动装置必不可少,而且为了获得用于打开和关闭伞必需的行程,手柄必须被转动很多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得能够以较少的手柄转动圈数打开和关闭伞且被防护地置于杆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固定式伞加以解决,其具有杆体和包括面骨以及支骨的可折叠式伞面和下铰接环以及上铰接环,其中面骨和支骨分别与下铰接环和上铰接环连接,同时所述上铰接环与在杆中引导且可提升和下沉的伸缩管连接,并且其中所述伸缩管为了被提升和下沉而与旋转机构连接,可通过上导向轮和布设在杆中的驱动轮操纵所述旋转机构,同时上导向轮借助于导向轮支承被布设在导向支柱上,其中所述导向支柱被固定在杆上且伸入伸缩管中,同时导向支柱借助于传动箱被布设在杆中且与所述杆连接,并且同时旋转机构具有齿形皮带或者环形、球形或者珠形链条。在此,本实用新型的措施使得在按照本实用新型设想的固定式伞上,可以避免在杆上开设孔,除了在手摇柄处,在那儿开孔不碍事,但是手摇柄仍然可以被旋转驱动,并且因此可以以较少的能耗,有利地转换伸缩管的提升和下沉。
按照本实用新型,导向支柱借助于传动箱与杆连接。如果将导向轮支承设计成伸缩管中的定心导向装置,对于装配以及可能发生的维修是有利的。将导向支柱支承在支承桥板上,也是有利的。
本实用新型使得能够尤其特别有利地构造固定式伞,其中导向支柱包含用于旋转机构的的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优选被设计成楔形垫块且可通过张紧螺栓从杆外加以操纵。
旋转机构可以具有齿形皮带或者环形、球形或者珠形链条。
固定式伞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具有连接机构,优选为绳,所述绳从伸缩部分经导向轮延伸到高度可移动的下铰接环。
如果旋转机构具有支路,所述支路经导向轮传输到下铰接环,是有利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案中,下铰接环不可移动地与杆连接。
如果传动箱、驱动轮、旋转机构、被设计成旋转机构固定元件的制齿板、伸缩导向装置、导向支柱、导向轮支承、导向轮以及伸缩管构成自身的组件,所述组件可以被插入杆中且借助于传动箱被固定在杆中,是尤其有利的。
预先公知的以及所要求保护的并且在下列实施例中被加以说明的按照本实用新型设想应用的元件,在其尺寸、结构形状、材料应用及其技术方案上不需要尤其特殊的条件,因此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公知的选择规则,都可以不加限制地获得应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其它详情、优点以及特征,从下列对附图所作的说明中得出,在所述附图中,按照本实用新型设想的固定式伞被举例加以说明。
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式伞的总图;
图2示出通过构成按照图1的固定式伞的杆和驱动元件剖开示出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构成按照图1的固定式伞的伸缩管以及功能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按照图2的实施例,示出用于说明剖面I-I,H-H和L-L位置的视图;
图5按照图4,示出沿处于齿形皮带导向轮高度的线I-I剖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6按照图4,示出沿处于制齿板高度的线H-H剖示的横向剖视图;
图7按照图4,示出沿经过驱动轮的线L-L剖示的横向剖视图;以及
图8示出用于旋转机构的张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拉茨股份公司,未经格拉茨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