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条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4488.1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武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月龙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条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条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食用面条的生产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最原始的办法是人工手工完成,其程序是:1、拌面(水面比例);2、搅面;3、揉面;4、醒面;5、用擀面杖(和案板共用)擀好面片;6、最后用刀切成面条,用六个步骤才能完成面条加工。加工非常复杂。
现在虽然有了机械可以代替生产面条,但大部分是工业化生产,不能满足人们对面条的个性化要求,而操作也必须是经过培训的技术员工才能完成,虽然有些小型面条机希望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要求,但也只是大型面条机的小型版,操作非常繁琐,有些方便的面条器械也只是解决了面条的成型问题,对拌面、搅面、揉面并制成面团以及醒面仍然要手工完成。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的结构示意图,将经过搅拌及揉面处理后的面团置于第一滚轴11及第二滚轴12之间,面团经挤压后形成面带,再将面带经过滚轮刀13以将面带切割成细长的面条,此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1、拌面,搅面需要人工完成,费时费力;2、由于使用滚轴挤压,必须人工看管并手动调节,占用大量时间,而且不是很专业人员操作容易被机械伤害;3、滚轴的间隙需要根据面带的薄厚及要求不断调整,大大提高操作成本;4、由于面团不能太湿,太湿会粘粘在滚轴上,作出的面条很干燥,口感不好,不能满足个性化要求;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二的结构示意图,将经过搅拌及揉面处理后的面团置于底面设有通孔的第一缸筒21中,利用螺旋把手22将活塞23向下挤压,将面团从通孔中挤出;作为现有技术二的部分替换方案,如图3所示,面团的挤出也可由杠杆24对活塞23施加压力达到同样的目的。现有技术二的缺点在于:1、拌面,搅面,揉面仍然需要手工完成;2、挤面过程仍然需要手动完成,费时费力;
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三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带有内腔的机膛31,机膛31上方设有一进料漏斗32,机膛31内设有带螺纹的第一螺杆33,且第一螺杆33受电机34的驱动旋转,利用第一螺杆31的高速旋转挤出面条。这种方法是手工完成拌面,搅面过程,形成疏散的湿面粉(或称小面团),将湿面粉装入料斗,湿面粉从料斗进入机膛,根据塑胶机挤出原理,挤出面条。现有技术三的缺点在于:1、拌面,搅面仍然需要手工完成;2、没有揉面、醒面的过程;3、螺杆与机膛的高速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这种热量会破坏面条的蛋白结构;4、这种设备仍然需要专业人员才可以操作,清理非常专业和复杂,不能满足个性化要求;5、螺杆的螺纹间会残留大量的剩余面团,浪费严重,清理困难;
如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四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带有内腔的拌面机膛41,以及与拌面机膛41连通的挤出机膛42,在拌面机膛41内设有一搅拌装置411以及一拾面装置412,搅拌装置411与拾面装置412可以是同轴传动,搅拌装置411用于将拌面机膛41内的面粉进行搅拌,并由拾面装置412将搅拌后的面粉推进至挤出机膛42,挤出机膛42内设有挤出螺杆421将面粉挤出成形面条。现有技术四的缺点在于:1、拌面器只能够完成拌面、搅面两个程序,没有揉面、醒面的过程,若是揉好的面团,会堵住拾面口,则不能挤出;2、拾面器不能够把拌面器中的所有面粉拾入螺杆挤出装置,会有三分之一的面团留在拌面器中,且挤出螺杆螺纹中的剩余面团也不能挤出,浪费严重;3、由于没有揉面、醒面过程,挤出的面条非常粗糙;4、没有自清理功能,大量的面团留在拌面器和螺杆的螺纹缝隙中清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面条生产过程中自动实现拌面、搅面、揉面及醒面动作的面条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面条生产装置,包括控制模组、驱动装置、螺杆及缸筒;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缸筒内;所述螺杆受所述控制模组的控制实现正转、反转及停止动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正转模块、反转模块及停止模块;所述正转模块控制实现所述螺杆的正转动作;所述反转模块控制实现所述螺杆的反转动作;所述停止模块控制实现所述螺杆的停止动作。
优选的,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空套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后端,所述活塞设有与所述螺旋叶片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活塞的外径与所述缸筒的内径匹配,所述活塞与所述缸筒内壁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旋叶片的摩擦系数。
优选的,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杆上的行程终点位置设有反转限位开关;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杆上的行程起点位置设有正转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月龙,未经武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细木工板
- 下一篇:薄壁缸套加工中的弹性套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