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干燥及溶剂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4031.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清;查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2 | 分类号: | F26B21/02;F26B21/1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干燥 溶剂回收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式干燥及溶剂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是200820037835.4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双轴密封式空心桨叶干燥机,其包括一带夹套的壳体,壳体的断面为W型,壳体的两端设有端盖,壳体夹套的上面设有上盖,端盖之间设有两根空心搅拌轴,两根空心搅拌轴分别位于W型的两个凹槽内,空心搅拌轴上设有空心桨叶,两根空心搅拌轴通过齿轮连接;空心搅拌轴上设有中空浆叶,上盖的顶端设有蒸汽出口,上盖的左端设有进料口,壳体夹套的右端设有出料口,空心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旋转接头。上述空心桨叶干燥机采用热载体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壳体的夹套和中空浆叶,通过壳体和空心浆叶向物料传递热量。中国专利号是200420081974.9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连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犁头和飞刀装置,所述的筒体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上述犁刀式混合干燥机采用热载体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筒体的夹套和空心轴,通过带夹套的筒体内壁和中空浆叶向物料传递热量,同时物料在犁头和飞刀装置的作用下,达到混合的目的。上述两实用新型都是采用热传导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所以干燥能力受到金属壁传热面积的限制,而且结构上较复杂。中国专利号是200520076519.4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闭路循环流态化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除尘器、风机、加热过滤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的干燥器的热气体进口与加热过滤器的热气体出口相连接,加热过滤器的气体进口与风机出口相连;干燥器的热气体出口与除尘器进口相连,除尘器出口与冷凝器的热气体进口相连,冷凝器的冷气体出口与风机进口相连,冷凝器的溶媒出口与溶媒贮罐相连。流态化干燥一般是不适于滤饼状或结块物料的直接干燥的,上述闭路循环流态化干燥装置的冷凝效果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面广、体积干燥强度高并能有效地回收溶媒的旋流式干燥及溶剂回收机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流式干燥及溶剂回收机组,具有干燥主机、布袋除尘装置、引风机、复合式冷凝装置、送风机、加热器、过滤器;所述干燥主机具有由机架支撑的机体,机体腔的上部设有气流导向件,气流导向件后侧的空间为旋流室,气流导向件包括芯管和固定在芯管上的螺旋带,螺沟则成为螺旋状气流通道,螺旋状气流通道的后端与沉降室相通,螺旋带的上半部边缘固定在机体腔的内壁上,机体腔的下部设有一对搅拌轴,每搅拌轴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一对轴承座支撑,两搅拌轴由设置在机体外部的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旋转,每搅拌轴上设有若干对桨叶抄板,在搅拌轴的前部还设有与桨叶抄板间隔的犁刀,桨叶抄板和犁刀的设置与螺旋带的螺沟对应,桨叶抄板和犁刀的头部伸入螺沟中,机体下部的左、右内壁上且对应搅拌轴的前部设有破碎组合刀,机体的前端壁上设有进料口和与螺旋状气流通道相通的干燥热风进口,一进料装置与上述进料口连接,机体的后端壁上设有湿气体出口,机体的后端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干燥主机的湿气体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布袋除尘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复合式冷凝装置的热风进口连接,所述引风机串接在第二管道中,复合式冷凝装置的冷风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送风机连接,送风机与所述加热器连接,加热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第四管道和所述干燥主机的干燥热风进口连接。
所述干燥主机的机体上部为圆弧形,下部为W形。
所述破碎组合刀包括电机、破碎刀轴和设置在破碎刀轴上的破碎刀,电机的轴和破碎刀轴之间由联轴器连接。
所述复合式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塔和溶媒冷却器,所述冷凝塔的塔内自上而下分别是冷凝室、洗涤室和储液室,冷凝室内设有若干组弯管冷凝管,洗涤室内设有布液器和填料层,所述复合式冷凝装置的热风进口设置在冷凝塔对应储液室上部的塔体部位上,所述复合式冷凝装置的冷风出口设置在冷凝塔塔体顶部,冷凝塔的塔体上对应储液室的部位上还设有溶媒出口和排浆口;所述溶媒冷却器具有溶媒循环出口、溶媒循环入口,溶媒冷却器的溶媒循环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冷凝塔的布液器连通,第五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冷凝塔的溶媒出口与溶媒冷却器的溶媒循环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