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3997.2 | 申请日: | 201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英;陈志才;徐兴强;石洪起;舒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动 结构 滑移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移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开采使用的悬移液压支架均没有带后部可摆动机构的支架。现用的支架后部均为一种简易固定式的挡矸(煤)板。这种形式虽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且应用在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条件,其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放顶煤工作面条件下,这种支架就暴露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和缺陷性。具体表现为:
1、由于后部挡矸(煤)板是固定式的,所以放后部顶煤时非常容易将后部跨落的煤体阻隔在挡矸(煤)板之外,而无法放出,导致大量煤炭资源浪费,煤炭回收率极低。
2、由于后部挡矸(煤)板是固定式的,与支撑顶梁之间为销式连接,所以势必造成挤压应力集中,支架连接部位容易变形、开裂、乃至损坏。由此缩短支架使用期限。
3、由于本类型支架顶梁与支柱之间均为铰接,当支架后部顶空时,容易造成支架前部低头尾部上翘向采空区坐架趴架。
4、由于后部挡矸(煤)板是固定不可调节的,所以容易造成支架被煤体或顶板跨落物挤压,使支架歪扭,不仅调整困难,而且导致安全事故。
以上原因还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现场工人为了生产不得已就会到支架后部处理问题,这又直接产生了不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人身事故,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工伤事故都发生在支架的这个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包括:顶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尾梁和翻转千斤顶;
所述顶梁体的尾部与所述摆动尾梁通过顶梁与尾梁连接销相连,所述翻转千斤顶与所述摆动尾梁通过尾梁与千斤顶连接销相连,所述翻转千斤顶与所述顶梁体通过千斤顶与顶梁连接销相连。
更优选地,所述摆动尾梁是箱体结构。该滑移支架还包括后部支柱、托梁总成和前部支柱。所述翻转千斤顶采用液压千斤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在于:
1、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悬移类支架尾部都是固定挡矸(煤)板连接型的,还没有一种液压操作机构的具有掩护功能的摆动尾梁。
2、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尾梁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操作者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和条件,自主调整摆动尾梁的控制角度
3、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保护支架支撑顶梁体尽可能少的受到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机械损坏,从而延长设备安全使用寿命。
4、由于液压摆动尾梁可以安全有效的扰动垮落的煤体,从而有效地破坏煤体的自由安息状态,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其积极效果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保护国家煤炭资源。
5、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尾梁机构不仅简单、可靠、实用,而且便于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顶梁体,2、顶梁与尾梁连接销,3、摆动尾梁,4、尾梁与千斤顶连接销,5、翻转千斤顶,6、千斤顶与顶梁连接销,7、后部支柱,8、托梁总成,9、前部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悬移支架结构。在顶梁体1的尾部铰接一个可以前后摆动的摆动尾梁3,顶梁体1与摆动尾梁3之间通过至少一根翻转千斤顶5铰接。即:翻转千斤顶5的一端与顶梁体1通过千斤顶与顶梁连接销6铰接,另一端与摆动尾梁3铰接,在翻转千斤顶5伸缩功能的作用下实现摆动尾梁3与顶梁体1之间的相对摆动。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后摆动尾梁结构的滑移支架结构示意图。该支架主要部件由顶梁体1、顶梁与尾梁连接销2、摆动尾梁3、尾梁与千斤顶连接销4、翻转千斤顶5、千斤顶与顶梁连接销6、后部支柱7、托梁总成8和前部支柱9。顶梁体1的尾部与摆动尾梁3通过顶梁与尾梁连接销2相连,翻转千斤顶5与摆动尾梁3通过尾梁与千斤顶连接销4相连,翻转千斤顶5与顶梁体1通过千斤顶与顶梁连接销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3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主汽阀阀体
- 下一篇:铁路隧道接长明洞落石防护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