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3912.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7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运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送机构,特别是一种转动式运送机构。
背景技术
辊子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承受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辊子的质量尤为重要。辊子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辊子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辊子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虽然辊子在带式输送机中是一个较小部件,结构并不复杂,但制造出高质量的辊子并非易事。
而目前的辊子设计中,两侧的辊子是固定的,并不能根据皮带以及其所承载的物体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显得辊子非常的僵硬,不便于在各种条件下灵活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调整辊子的角度,使其能适应各种不同应用环境的转动式运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包括:底座;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托架,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中心柱上;辊子,所述辊子对称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方两侧;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一端与所述托架连接,另外一端与地面连接;角度变换装置,所述角度变换装置一端与所述托架连接,另外一端与地面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深沟球轴承和迷宫密封圈。所述转动立柱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和连接块。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块通过转动轴承相互连接。所述角度变换装置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托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托架通过所述定位销和所述角度变换装置连接。所述角度变换装置的截面为凹形。所述转动立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定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角度变换装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的下方依次设置了底座和中心柱,在底座的内部有深沟球轴承,在中心柱的两侧设有托架,托架的一端与中心柱活动连接,另外一端的末端设有定位销,另外,在托架下方的两侧分别还设有角度变换装置和转动立柱,转动立柱上安装有转动轴承的连接块;角度变换装置上设置了多个定位孔,在深沟球轴承和转动轴承的配合作用下,辊子可在水平0~12°的范围内随意地改变托架的角度,定位孔与设置在托架另外一端的定位销相互配合,定位销插入不同的定位孔的时候,可在0~45°的范围内随意地改变托架的角度,满足了不同实际情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角度变换装置侧示图。
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 11-深沟球轴承 12-迷宫密封圈
20-中心柱 30-托架 31-定位销
40-辊子 50-转动立柱连接块 51-支架
52-转动轴承 53-连接块 60-角度变换装置
6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包括:底座10,底座10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深沟球轴承11和迷宫密封圈12;设置在底座10上的中心柱20;设置在中心柱20上的托架30,托架30上设有定位销31;对称设置在托架30上方两侧的辊子40;一端与托架30连接,另外一端与地面连接的转动立柱50,转动立柱50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架51和连接块53。支架51和连接块53通过转动轴承52相互连接;设置在转动立柱50外侧、一端与托架30连接,另外一端与地面连接、截面为凹形的角度变换装置60,角度变换装置60上设有多个定位孔61,定位孔61分别设置在角度变换装置60的两侧,托架30通过定位销31及定位孔61与角度变换装置60连接。
本实用新型转动式运送机构的下方依次设置了底座和中心柱,在底座的内部有深沟球轴承,在中心柱的两侧设有托架,托架的一端与中心柱活动连接,另外一端的末端设有定位销,另外,在托架下方的两侧分别还设有角度变换装置和转动立柱,转动立柱上安装有转动轴承的连接块;角度变换装置上设置了多个定位孔,在深沟球轴承和转动轴承的配合作用下,辊子可在水平0~12°的范围内随意地改变托架的角度,定位孔与设置在托架另外一端的定位销相互配合,定位销插入不同的定位孔的时候,托架可在凹形的角度变换装置内的定位孔内任意变化,使托架可在0~45°的范围内随意地改变托架的角度,满足了不同实际情况的需求。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3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制石英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蚊防水透湿织物用整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