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轮调整机构改进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1726.3 | 申请日: | 201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博全 |
| 主分类号: | B60B33/04 | 分类号: | B60B3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轮 调整 机构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脚轮,尤指一种藉旋转调整体,使直轴受重力下压时,直轴及连动轴可下移抵至地面,而使滚轮呈空转无法滑移状态,或使直轴及连动轴无法下移,而使滚轮与地面接触处于可滑移状态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面所售座椅所使用的脚轮1,请参阅图1所示,是常见脚轮的剖视图,其包括脚轮本体10、轴杆11、下盖12及滚动件13、14;其中轴杆11具有一体成型的上盖110,其是藉其底部的下盖12与脚轮本体10活动结合,于轴杆11的上盖110与脚轮本体10顶面的间设有整圈的滚动件13,于下盖12与脚轮本体10底面之间亦设有整圈的滚动件14,藉该滚动件13、14使脚轮1可顺畅进行旋转动作;此种脚轮1,由于其无任何可使轮体15固定的煞车结构,致使使用者无法因应环境及使用上的需要,进行煞车或滑移的变换,使用时相当不便。
鉴于此,本发明人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展出一种新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当其转动调整体,即可使其滚轮呈活动或固定状态,以方便使用者因应使用状况的需要做调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本体两侧是藉轴心固设滚轮,本体其一侧设有容置孔,于容置孔顶面适处设有相对应的凸缘;
调整体,其中心具有与本体的容置孔相同造型的透孔,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该弧沟与本体顶面的凸缘相对齐;
连动轴,其中心具有供直轴插设的透孔,顶部具有与调整体中心透孔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内的顶缘,底部则设有供套环套设的底缘;
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内,再于连动轴底缘外依序固设套环及抵块,则本体顶面凸缘置于调整体底面弧沟的一端内。
是以,经由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机构,其使用上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其仅需转动调整体,即可使主体内部构件下移抵住地面,使滚轮无法与地面接触,藉此使脚轮定位;或使主体内部构件无法下移抵住地面,而使滚轮处于与地面接触的可滑移状态,两种状态于转换使用时方便省力。
二、本实用新型的调整体旋转时,可利用本体顶面凸缘于调整体底面弧沟内做位移,而使调整体的转动距离得到限制;再者,于调整体外侧边设有指示凸缘,可令使用者对目前所处状态一目了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于配合以下附图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见脚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体与本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状态的正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状态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状态的正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状态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其是由直轴16、连动轴2、弹簧3、调整体4、本体5、滚轮6、轴心7、套环8及抵块9所组成,本体5两侧是藉轴心7固设滚轮6,参图3,其中本体5于其一侧设有容置孔50,该容罝孔50顶面设有相对应的两凸缘51,容置孔50顶部是为阶梯状52;调整体4,其中心具有与本体5的容置孔50相同造型的透孔40,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41,该弧沟41是与本体5顶面凸缘51相对齐,调整体4其外侧边设有指示凸缘42;连动轴2,其顶部具有与调整体4中心透孔40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40内的顶缘20,其中心具有供直轴16下段置入的透孔21,底部则设有供套环8套设的底缘22;令直轴16插置于连动轴2的透孔21内,再将连动轴2穿设弹簧3及调整体4后,置于本体5的容置孔50内,并使连动轴2的顶缘21与调整体4的透孔40及本体5的容置孔50处于相同方向,于连动轴2底缘22外依序固设套环8后,再于套环8底部以螺丝17锁设抵块9,此时,本体5顶面所设凸缘51是置于调整体4底面弧沟41的一端内,令轴心7穿设本体5的轴孔53后,于轴心7两端各固设滚轮6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博全,未经蔡博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雕刻机冷却水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