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显示器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1326.2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郑明凤;陈帅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F16M1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用显示器底座,特别适用于液晶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和显示器行业大多数底座和壁挂架均为两种不同的产品,电视立在桌面时用底座,挂墙时用壁挂架;底座和壁挂功能单一,如想实现两种功能都可用时,必须同时购买底座和壁挂架两种产品,且切换功能时需要拆卸和重新安装底座,占用了用户的空间资源,增加安装的不便,容易导致丢失底座,还增加了顾客的消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用显示器底座,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满足用户使用底座支撑电视及电视挂墙的两种功能需求,而且在功能切换时只需折叠底座来锁附而不需拆下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双用显示器底座,包括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铰接有一摆杆,所述摆杆之间安装有一用于与显示器后壳板相连接的转杆。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安装在墙面壁挂铁上的槽孔配合连接;所述摆杆上开设有螺栓孔以使将显示器后壳固定连接在摆杆上。
所述底座位于固定杆前方两侧均安装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上开设有螺栓孔以使将显示器后壳固定连接在后挡板上。
所述后挡板前方设置有挡板用于防止显示器往前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可以同时满足用户使用底座支撑电视或者电视挂墙两种功能的需求,在功能切换时只需折叠底座来锁附而不需拆下底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固定杆;3为摆杆;4为转杆;5为后挡板;6为挡板;A为显示器;11为挂钩;31为摆杆上的螺栓孔;51为后挡板上的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一种双用显示器底座,包括连接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一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两端均铰接有一摆杆3,所述摆杆3之间安装有一用于与显示器A后壳板相连接的转杆4。
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挂钩11,所述挂钩11与安装在墙面壁挂铁上的槽孔配合连接;所述摆杆3上开设有螺栓孔31以使将显示器A后壳固定连接在摆杆3上。
所述底座1位于固定杆2前方两侧均安装有后挡板5,所述后挡板5上开设有螺栓孔51以使将显示器A后壳固定连接在后挡板5上。
所述后挡板5前方设置有挡板6用于防止显示器A往前滑脱。。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在电视需要挂墙时,将电视机脱出卡槽,底座折叠翻转后锁住后壳的安装孔,底座底下的壁挂铁件锁墙壁,折叠底座上有挂钩直接勾住壁挂铁上的孔即可。底座转变为壁挂,只须增加锁墙壁螺丝,其他零件均不增减。此设计克服了电子显示产品的底座和壁挂功能单一的缺陷,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等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板与后挡板之间的距离与显示器的厚度一致,这样就可以更好限制显示器防止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1、当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当常规底座使用时,需用螺丝通过底座转杆上的两孔与电视背面下部的两个安装孔锁附,底座平面上的后挡板的两孔与电视相对应位置的两孔锁附。
2、当要实现壁挂功能时,首先需要将底座底部用卡勾和螺丝锁附的“几”字形壁挂铁件取下,将底座平面上后挡板上的两颗螺丝取下,然后将底座折叠并翻转到电视背部,此时底座摆杆靠下部的两个固定孔刚好与电视背部上面的两个安装孔对齐,利用刚从底座后挡板上取下的两颗螺丝穿过底座摆杆上的两孔与电视背部上面两安装孔锁附固定。将卸下的“几”字形壁挂铁件用膨胀螺丝锁附在墙面上,然后将底座折叠后固定好的电视利用底座上的两个挂钩穿入墙面上壁挂铁的两孔中,并向左推动,防止整机脱出。
3、若需要重新当底座使用时,反向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水力除渣系统
- 下一篇:水轮机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