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1130.3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龚慕辛;李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7/00 | 分类号: | B02C7/00;B02C7/11;B01F7/20;B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王淳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循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合物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合物的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包合技术是将一种分子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的技术,通过包合技术形成的这类独特形式的络合物称为包合物。难溶性或挥发性等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可增加溶解度,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使液体药物固体化,调节释药速率。因此,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以及食品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胶体磨包合技术属于研磨法包合技术的一种,一般先将环糊精、水和所包合的物质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胶体磨中经过研磨制备包合物。胶体磨包合技术具有包合温度低、时间短、包合物料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高、适合于大生产等特点。
传统的研磨法生产效率低,目前常采用胶体磨包合,生产效率高,所包合物质利用率高。但现有技术中,由于是在传统的单一的胶体磨上操作,投料量小,需人工进行物质和环糊精的混合,人工控制流速,尚没有一种适合于大生产、可预混、可自动控制流速、循环研磨的包合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合于环糊精包合物大生产的成型设备,该设备可预混、可自动控制流速及物料的循环研磨,大大提高了包合物的生产效率,符合制药机械的要求,更适合于大生产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它包括一个机架及设于该机架上的物料预混设备、计量加料设备和胶体磨包合设备,以及一套循环输送设备,其中:
所述物料预混设备包括两个置于机架上的预混罐,各预混罐分别设有一台预混罐电机且在各预混罐内部分别设有受对应预混罐电机驱动的搅拌桨,各预混罐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有阀门的出口,各预混罐壁上还分别设有可封闭的循环设备输入口;
所述计量加料设备包括一台计量泵,该计量泵位于所述各预混罐的下方,两个预混罐的出口连通后再接入该计量泵入口;
所述胶体磨包合设备包括一台位于计量泵出口下方的胶体磨;
所述循环输送设备包括一台与所述胶体磨的出料口相连接的循环泵,以及与该循环泵出口连接的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通过其中一个预混罐壁上的循环设备输入口与该预混罐连通,未接通该循环管道的另一个预混罐的循环设备输入口呈封闭状态。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所述胶体磨的出料口连接一个三通阀门的入口,该三通阀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一根胶体磨自身循环管道及所述循环泵的入口。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所述胶体磨包括胶体磨主机、胶体磨斗及胶体磨电机;所述胶体磨斗设于胶体磨主机上方,所述计量泵出口指向该胶体磨斗内,所述胶体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胶体磨主机。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所述胶体磨自身循环管道的出口指向该胶体磨斗内。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皮带轮。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优选地:所述循环管道由一段刚性金属管和一段金属软管顺次连接构成。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它还设有一个控制箱,所述物料预混设备、计量加料设备、胶体磨包合设备以及循环输送设备与该控制箱电性连接并受该控制箱控制。
如上所述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所述各预混罐电机、计量泵、胶体磨和循环泵的开关,以及计量泵的流速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包合物制备设备对物料的混合较均匀,包合进料前后一致,使包合的物料能充分的研磨包合,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自动化、机械化生产配套的包合设备,避免了胶体磨包合时人工混料难以均匀、进样速度难以控制、自动循环无法实现等缺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备小型化,清洗及维护保养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适合自动化、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给包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混研磨循环包合设备,它包括一个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物料预混设备、计量加料设备和胶体磨包合设备,以及一套循环输送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片粉碎刀组和带有该盘片粉碎刀组的盘片粉碎装置
- 下一篇:真空封口玻璃试管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