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具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1048.0 | 申请日: | 201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宏;柯立勇;任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灯具电路,尤其是一种可在其散热风扇发生异常或故障时改变亮度并降低耗能的灯具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904259号《LED照明模块之散热失效保护装置》专利案的灯具电路架构图,其中是揭示一现有灯具电路8具有一直流风扇81、一发光二极管组件82及一失效分流组件83。该直流风扇81、发光二极管组件82及失效分流组件83是并联连接,且一并连接至一直流电源V。该直流风扇81具有一状态检出脚位811,以便根据该直流风扇81的运作状态输出一状态信号;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是由数个发光二极管821串接构成;该失效分流组件83具有一致能开关831及一电阻器832,该致能开关831及电阻器832是串联连接。其中,该致能开关831另连接该直流风扇81的状态检出脚位811,以供该状态信号控制该失效分流组件83之运作;该电阻器832之电阻值是小于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电阻值。
借助上述结构,当该直流风扇81正常运作时,该状态检出脚位811所输出的状态信号是控制该致能开关831呈开路状态,则该直流电源V所输出的直流电力仅供给至该直流风扇81及发光二极管组件82,以便该直流风扇81驱散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所产生的废热,进而维持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正常发光效能。反之,当该直流风扇81发生故障或异常,则该状态检出脚位811将改变其所输出的状态信号,以控制该致能开关831呈短路状态,使该直流电源V也同时供电至该失效分流组件83的电阻器832。借此,由于该电阻器832的电阻值小于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电阻值,因此该直流电源V所供应的大部分直流电力将消耗于该电阻器832,使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仅发出微弱光线或完全未工作,进而可供使用者易于察知而更换或维修该现有灯具电路8。
然而,在上述现有灯具电路8的直流风扇81发生故障或异常的情况下,虽然可降低该直流电源V供应至该直流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电量,只是仍会在该电阻器832耗能。因此,不仅无法在该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亮度降低时节省电力损耗,且也可能因通过该失效分流组件83的电流使该电阻器832产生高温,进而破坏该直流风扇81或发光二极管组件82的元件。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灯具电路8,以期不仅能在灯具电路的直流风扇故障或异常时既可改变亮度,更能够减少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电路,在一散热单元发生异常或故障时降低输出之电功率,具有可减少故障情况下的电能消耗及废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电路,在一散热单元发生异常或故障时降低输出的电功率,以减弱一发光单元的光线强度,具有以简易结构达成故障警示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灯具电路,是包含一功率IC元件、一发光单元、一散热单元及一电流调控单元。该功率IC元件是供接收一直流电力并产生一定电流直流电力,且该功率IC元件具有一信号反馈端;该发光单元连接该功率IC元件以接收该定电流直流电力;该散热单元连接该功率IC元件或发光单元以接收该定电流直流电力,且该散热单元具有一状态检出脚位能够根据该散热单元的运作状态输出一状态信号;该电流调控单元具有一信号接收端及一控制端,该信号接收端连接于该状态检出脚位,该控制端连接于该信号反馈端,且该电流调控单元能够根据该状态信号改变该控制端及一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值。
其中:
该信号反馈端为该功率IC元件的电压反馈脚位。
该发光单元连接于该功率IC元件及该控制端之间。
该电流调控单元具有一个第一电阻器、一个第二电阻器及一个第三电阻器,该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端及该发光单元,该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该第二电阻器及第三电阻器是串联连接于该信号接收端及该控制端之间。
该电流调控单元另包含一个滤波电容器,该滤波电容器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电阻器及第三电阻器之间的串联接点,该滤波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该电流调控单元具有一个第一电阻器、一个第二电阻器、一个反相器及一个n通道晶体管,该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端,该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该第二电阻器连接于该控制端及该n通道晶体管之间,该反相器连接于该信号接收端及该n通道晶体管之间。
该n通道晶体管具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及一个致动端,该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阻器,该输出端接地,该致动端连接该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