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深槽的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00504.X | 申请日: | 201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深槽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使用的刀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切深槽的刀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机械加工中,对金属铜质棒料进行切屑加工时,对于具有大直径内孔的零件,常常采用钻头打孔后进行切屑加工成所需零件。以上这样的加工方法会造成零件芯部的材料变成切屑而无法再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切深槽的刀具,该刀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有内孔零件的内孔部分切割下来作为棒材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切深槽的刀具,包括莫氏锥柄与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切割刀是管状切割刀,管状切割刀的前端固设有合金刀头,管状切割刀的前端设有积屑槽。
合金刀头焊接在管状切割刀的前端,管状切割刀尾部的莫氏锥柄与机床尾座适配。
本实用新型可将内孔直径在40mm~150mm之间、长度小于200mm的铜质零件整齐的一次性切成,切下的棒状材料还可用于加工其它零件,从而节约了材料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板型材料的大孔加工,切下的板材可用于加工其它零件。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将屑末变成棒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 外径Φ135mm、内径Φ105mm的铜套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合金刀头,2—积屑槽,3—莫氏锥柄,4—管状切割刀,5—铜套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切深槽的刀具,包括莫氏锥柄3与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切割刀是管状切割刀4,管状切割刀4的前端固设有合金刀头1,管状切割刀4的前端设有积屑槽2。管状切割刀4尾部的莫氏锥柄与机床尾座配合加工。合金刀头1焊接在管状切割刀4的前端,合金刀头1为两个。
积屑槽2的弧形半径R按管状切割刀4的直径选择确定,如管状切割刀4的直径为外径Φ104mm/内径Φ95mm,R则为20mm。
使用时将此刀具装入机床尾座,手动进给,切屑深度到位时推出刀具,将切屑清理后再进给直至切割完全。
参见图3:加工外径Φ135mm、内径Φ105mm的铜套部件5时,先使用锯床下胚料,胚料材质紫铜,材料直径为160mm、长度为155mm,材料总重27kg,加工后零件重量为7kg,使用本实用新型切割得到芯部棒料,芯部棒料直径为105mm,重量11kg/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0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防腐节能烟囱
- 下一篇:用棉花秆制作的固沙栅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