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减震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0492.0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波;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用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井下无轨设备变速箱和司机室的减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用减震座。
背景技术
井下无轨设备变速箱和司机室的减震座通过螺栓连接被支撑物,连接支架法兰上的孔直接与底座相连即可使用。工作过程中油液容易渗到减震座的减震橡胶上,减震橡胶在油液的作用下很容易失效,致使其弹性下降或者消失,起不到减震的作用。而且减震橡胶损坏后,整个承载的座体会下降15mm左右,使与其相连的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耐用减震座,能防止油液渗入,不易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耐用减震座,包括上连接板、中间骨架、连接支架、减震橡胶和下连接板,减震橡胶的顶部设置有挡圈。
挡圈的宽度是减震橡胶顶部宽度的四分之三。
挡圈与连接支架相连接。
挡圈与连接支架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减震座在减震橡胶的顶部设置了一个防油挡圈,可完全防止油液渗到减震橡胶上,保持减震座需要的弹性范围,解决了现有减震座在使用中因出现油液渗到橡胶上使橡胶腐蚀损坏而使减震座整体损坏等问题;并能在橡胶完全损坏时,整个承载的座体只下降5mm,而不会损坏相关部件;缓和与衰减了井下无轨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井下无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板,2.中间骨架,3.连接支架,4.减震橡胶,5.下连接板,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减震座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5,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倒圆台筒形的连接支架3,连接支架3内设置有倒圆台筒形的中间骨架2,中间骨架2与连接支架3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4;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5通过中间骨架2相连接。由于该减震座的上连接板1和减震橡胶4之间存在空隙,使用过程中,油液容易渗入该空隙,使减震橡胶4被油液腐蚀,导致失效,进而失去减震作用。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减震座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的新型耐用的减震座,该减震座的基本结构与现有减震座的结构相同,其创新点在于:连接支架3上焊接有环形的挡圈6,挡圈6位于减震橡胶4的顶部,挡圈6的宽度是减震橡胶4顶部宽度的四分之三,挡圈6与上连接板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
如果挡圈6的宽度和减震橡胶4顶部的宽度相同,会部分丧失减震座的弹性,挡圈6有一部分宽度就可完全阻挡油液渗到橡胶上,挡圈6的最佳宽度是减震橡胶4顶部宽度的四分之三;因减震座设计的弹性范围最大为5mm,所以挡圈6与上连接板1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m,而大于5mm就会使减震座中减震橡胶4损坏后,上连接板1和中间骨架2等的下沉距离加大。
本实用新型减震座,通过在连接支架3上焊接挡圈6,可完全防止油液渗到减震橡胶4上,能保持减震座需要的弹性范围,解决了现有减震座在使用中因出现油液渗到橡胶上使橡胶腐蚀损坏而使减震座整体损坏等问题;并能在橡胶完全损坏时,整个承载的座体只下降5mm,而不会损坏相关部件。缓和与衰减了井下无轨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井下无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0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启式节能缓闭止回阀
- 下一篇:变截面气体导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