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左后脚蹬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0334.5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部件,尤其是摩托车左后脚蹬座。
背景技术
现有骑式摩托车上,左后脚蹬一般通过由两根斜撑管构成的三角形支架支撑连接于车架上,后脚蹬可承重能力依赖于三角形支架的强度以及三角形支架与车架和左后脚蹬之间的连接强度,实际使用发现其强度始终不够理想,常有支架变形和左后脚蹬脱落的现象发生,而且,现有的这种装配连接方式也造成结构复杂,影响整车的外观商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能使左后脚蹬与车架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可靠,提高整体外观商品质量的摩托车左后脚蹬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左后脚蹬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为一头大一头小的板状体,支座本体的大头端设有两个安装孔,支座本体的小头端成一体的设有带两个对称挂耳的连接座,用来安装脚蹬胶套的脚蹬杆设置在支座本体的小头端。
本实用新型的左后脚蹬座为相对短小的板状体,但与用斜撑管构成的三角形支架相比,厚度更大,强度更好。装配时,通过支座本体大头端的安装孔和小头端的挂耳连接在车架上,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避免了左后脚蹬出现脱落的问题。而且,左后脚蹬座相对短小,安装在车架上占用空间小,易于根据所在部位车架造型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形状设计,有助于提高整车外观商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左后脚蹬座,包括有支座本体1,支座本体1为一头大一头小的板状体,支座本体1的大头端设有两个安装孔2,支座本体1的小头端成一体的设有带两个对称挂耳3的连接座4,用来安装脚蹬胶套的脚蹬杆5设置在支座本体1的小头端。
由于左后脚蹬座为相对短小的板状体,但与用斜撑管构成的三角形支架相比,厚度更大,强度更好。装配时,通过支座本体1大头端的安装孔2和小头端的挂耳3连接在车架上,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避免了左后脚蹬出现脱落的问题。而且,左后脚蹬座相对短小,安装在车架上占用空间小,易于根据所在部位车架造型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形状设计,有助于提高整车外观商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0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活飞机构及使用它的三轮童车
- 下一篇:摩托车杂物箱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