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筒铸造专用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9722.6 | 申请日: | 201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江;江世全;李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奥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铝筒铸造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铝筒因其铝材质轻,散热性好,用途广泛。目前加工厂生产的铝筒多数是从市场上买回实芯的成型铝材,利用机械设备将其实芯部分掏空,制成铝筒。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铝筒,存在制成品质量低、成本高、损耗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质量高、成本低、损耗小的铝筒铸造专用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铝筒铸造专用模具,其技术方案包括左右两块模块和树脂砂型芯子,所述的左右两块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模具槽,另一端上方设置有漏斗槽,漏斗槽下方设有与之相通的导管槽,导管槽通过通孔槽与模具槽相通。
所述的左右两块模块的两侧壁底端设有限位槽。
所述的左右两块模块的两侧壁中端设有固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左右两块模块合在一起,两半圆形的模具槽形成一个大的模具腔;两漏斗槽合在一起,形成漏斗腔;相对应的两导管槽形成导管腔,两通孔槽形成通孔腔。采用此结构,形成的漏斗腔、导管腔、通孔腔快速将浇注注入模具腔,进行加工、冷却处理,生产出铝筒。其加工速度快,制成品组织致密,质量稳定,原材料损耗低。左右两块模块的两侧壁底端设置的限位槽合在一起形成的限位孔,可紧紧卡住支撑物,从而加固模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筒铸造专用模具左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铝筒铸造专用模具右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右侧视图;
图4是图2左侧视图;
图5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铝筒铸造专用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加工铝筒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两块模块1、1’和树脂砂型芯子8,所述的左右两块模块1、1’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模具槽2、2’,另一端上方设置有漏斗槽3、3’,漏斗槽3、3’下方设有与之相通的导管槽4、4’,导管槽4、4’通过通孔槽5、5’与模具槽2、2’相通。左右两块凹型模块1、1’的两侧壁底端设有限位槽6、6’,两侧壁中端设有固定孔7、7’。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将左右两块的模块1、1’合并在一起,截面为半圆形的模具槽2、2’形成一个大的模具腔,树脂砂型芯子放置在模具腔内;两漏斗槽3、3’通过合并形成漏斗腔,相对应的两导管槽4、4’形成导管腔,两通孔槽5、5’形成通孔腔。浇注由漏斗腔流经导管腔,通过导管腔快速流入模具腔,填充至树脂砂型芯子的周围,进行加工、冷却处理,即可生产出铝筒。其加工速度快,制成品组织致密,质量稳定,原材料损耗低。
如图5、图6所示,左右两块模块1、1’的两侧壁底端设有限位槽6、6’,合在一起形成限位孔,可紧紧卡住支撑物,从而加固模具的稳定性;左右两块模块1、1’的两侧壁中端设有固定孔7、7’,铁索通过固定孔7、7’将合并的左右两块模块1、1’拴在外界支撑物上。生产完毕,通过铁索将左右两块模块1、1’分开,取出铝筒。依照上述加工程序,可连续生产,工序简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块模块1、1’由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浇注工艺、铸造方式生产铝筒,金属模块的冷却速度快,制成品组织致密,质量稳定可靠,能充分利用原材料,损耗低。制成的铝筒尺寸和重量适应范围大,其形状、尺寸准确,加工工序少,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铝筒质量和生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奥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奥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