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裸视全景立体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9233.0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跃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孙文杰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景 立体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视全景立体成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观察一个立体的物体时,生理反应是稍微摆动头部,这样可以取得明显的视差,以准确判断实物的距离。目前一些立体成像系统采用的是双图像系统,观察者只能在固定角度观察到实物图像,无法多角度观察,或者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都是同一角度的图像,因此观察者移动时,图像不发生变化。而光栅成像技术属于像素成像,仅能反映一列像素,像素的宽度为光栅的宽度,光栅最小的宽度也有0.5mm,因此成像较为模糊,也不适合移动观察,移动观察时,图像即跳回相邻像素,因此观察者移动时,图像回到原来的图像。目前的立体电影是通过佩戴双色眼镜或者偏振镜,使两幅图像分别被人的左右眼观察到,从而形成立体图像,尽管图像相对清晰,但实质是定点图像,即人无法通过移动观察不同的角度,因此立体效果有限。
中国专利局于2010年12月22日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LED显示屏的裸眼立体成像方法及系统(申请号:201010252938.4)公开了一种利用柱透镜阵列再现立体影像原理实现LED显示屏的裸眼立体成像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已有的LED显示屏上加入柱面透镜的裸眼立体成像方法,利用柱面透镜的折射性及人眼的视觉景深,在人体的左眼和右眼中分别成像,左右眼中成像后在人脑中进行叠加,那么人眼看到的图像就为立体图像。该技术采用的是双图像系统,观察者移动时观察到的是同一图像,立体效果有限;而且只能在极为有限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才能观察到立体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裸视全景立体成像系统及方法,利用多图像成像系统,真实复原实物光线的传输路径,使观察者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以像观察实物一样裸眼多角度观察,产生强烈的全景立体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裸视全景立体成像系统,包括:透光柱镜组、压缩图像组、框架、定位调整机构、保护玻璃板、光源和图片定位玻璃夹板;所述压缩图像组包括一系列直立、连续布置的压缩图像,由图片定位玻璃夹板定位于框架上;所述光源用于照亮压缩图像组;所述透光柱镜组由多个柱镜直立、连续布置,平行设立于压缩图像组前面,每个柱镜与压缩图像一一对应;每个柱镜与其对应的压缩图像的距离K取值为使系统成连续、不间断的清晰的立体图像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每个柱镜与其对应的压缩图像的距离K取值为
进一步的,所述柱镜水平剖面为光学曲线,各柱镜宽度B小于或等于人体双眼距离,人体双眼距离为60~70cm,所以各柱镜宽度B小于或等于70cm。
优选的,所述光源位于压缩图像组背面、前侧面、上侧面或底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图像组的每两相邻图像为相似的、有视差的两幅图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造上述成像系统的技术方案:一种裸视全景立体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透光柱镜组,由多个柱镜直立、连续布置;
b)拍摄压缩图像组,包括一系列直立、连续布置的压缩图像;
c)由图片定位玻璃夹板将获得的压缩图像组安装于框架上,由光源照亮压缩图像组;
d)将步骤a)制得的透光柱镜组平行设立于压缩图像组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跃,未经刘继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