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箱吊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9205.9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坤;张光东;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B66C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箱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高起升高度的空箱吊具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吊具传统装卸方式是:从集装箱顶部通过四个转销与集装箱顶角件连接从而起吊集装箱。受船舶大型化影响,一些港口早期购置的岸桥,即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由于起升高度不足,在涨潮的时间段船身上浮后与起重机主大梁高度差变小,传统吊具无法从集装箱顶部着箱装卸堆码在船舶顶层的空集装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高起升高度的空箱吊具组件,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起升高度不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空箱吊具组件,包括主框架结构和两吊点吊具。主框架结构的内部安装有配重调节机构。两吊点吊具通过俯仰连接装置连接到主框架结构。其中两吊点吊具从侧面吊取集装箱,配重调节机构平衡所吊取的集装箱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框架结构连接到起重机的上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吊点吊具包括两个转销机构、链轮组和滚子链。两个转销机构分别连接至集装箱的顶角件。滚子链穿过链轮组并与链轮组咬合,滚子链连接到两个转销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链轮组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链轮。
根据一个实施例,俯仰连接装置包括索具螺旋扣、门架结构和连接销轴,索具螺旋扣调节长短,调整门架结构围绕连接销轴旋转的角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配重调节机构包括配重块、液压缸和感应传感器。配重块滑动安装在主框架结构内。液压缸连接到配重块,带动配重块滑动。感应传感器感测配重块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配重块为两块。
本实用新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主框架结构与起重机的上架直接连接,吊具的其它机构均安装连接在主框架结构上。两吊点吊具从侧面通过转销与集装箱长度方向两个顶角件连接,从而吊取集装箱,由于是侧面吊箱形式在吊箱后会配重发生倾翻,配重调节机构和俯仰机构用来平衡吊具在空载、吊20英尺箱、吊40英尺箱三种不同重量下的配重,通过调整配重位置和俯仰角度把不同吊重状态下的吊具和集装箱调整至水平平衡位置,便于着箱和落箱。配重调节根据顶销信号自动调节平衡距离,并与起重机起升机构进行逻辑互锁,防止配重未调节到位就起升发生倾翻。本实用新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装卸高度可以提高4.5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a和图1b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结构图。
图2a和图2b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两吊点吊具的结构图。
图3是图2a中的K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揭示了链轮组和滚子链的结构。
图4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俯仰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5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箱吊具组件的配重平移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端部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从侧向起吊空箱的吊具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重机起升高度不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空箱吊具组件,包括内部安装有配重调节机构的主框架结构和两吊点吊具。主框架结构连接到起重机的上架。两吊点吊具通过俯仰连接装置连接到所述主框架结构。其中两吊点吊具从侧面吊取集装箱,配重调节机构平衡所吊取的集装箱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吊点吊具包括两个转销机构、链轮组和滚子链。其中两个转销机构分别连接至集装箱的顶角件。链轮组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链轮。滚子链穿过链轮组并与所述链轮组咬合,滚子链连接到两个转销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俯仰连接装置包括索具螺旋扣、门架结构和连接销轴,索具螺旋扣调节长短,调整门架结构围绕连接销轴旋转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重调节机构包括配重块、液压缸和感应传感器。配重块滑动安装在主框架结构内。液压缸连接到配重块,带动配重块滑动。感应传感器感测配重块的位置。配重块可以使用两块。
图1-图6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箱吊具组件100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