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淡水鱼类鱼苗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976.6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伟;李忠;邹桂伟;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鱼类 鱼苗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鱼苗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和推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淡水养殖已经打破了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一些名优水产品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在鱼苗的孵化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的四大家鱼的孵化设施,投资较大,且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目前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水泥池造价高,推广范围有限,且有一定的难度;(2)孵化过程中的坏卵、脱落的卵膜不易清除,影响孵化水质的稳定性;(3)不便于观察,在水泥池中随着孵化的进行,水质开始浑浊,不能很好的观察鱼卵的发育过程;(4)在开展小型试验时,由于孵化场,孵化设施基本上都是用于生产的,规格较大,数量较少,不利于开展科学研究;(5)在鱼苗孵化期间开始试验,采集胚胎发育样本时,由于孵化的水质较差,胚胎收到一定的污染,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类鱼苗孵化器,它是一种能满足科研、生产的孵化淡水鱼类粘性卵和沉性卵鱼类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个敞开式箱体,箱体的上部有一个进水阀,下部有一个出水阀,两边箱体的底部内部正、后面两边内部有一一对称的隔条,箱体的正、后面两边隔条的上面或隔条的上下面间隙中有网片。
箱体由有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既能孵化淡水鱼类粘性卵,又能孵化沉性卵鱼苗。
2、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静水孵化的要求,又能满足流水孵化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进行繁殖时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小。
4、本实用新型在孵化期间便于观察,利于取样。
5、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孵化期间的水质变化和孵化情况,及时进行排污,优化孵化条件,提高鱼苗的孵化率。
6、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科研、生产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孵化器,且本实用新型能移动,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7、本实用新型收集鱼苗更加方便,鱼苗的损伤更少,提高了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箱体1由有机玻璃制成,箱体1的顶部为敞开式,箱体1上部安装一个进水阀2,下部安装一个出水阀3,水箱1的底面,正、后面内各有一一相对应的隔条4,隔条4的间隙竖放有网片5,网片5上放置着粘性卵类鱼的粘性卵,即可进行孵化,若需要流水孵化时,通过控制水箱1上部的进水阀2控制进水量,控制水箱1下部的排水阀3,仅二者的进、排水量维持平衡即可实现。换水时,打开箱体1底部的排水阀3,排出污水和杂质后再打开箱体1上面的进水阀2即可注入新水。
鱼苗孵化后,需要收集鱼苗时,打开箱体1下部的出水阀3,鱼苗便从排水管中排出。
图2中:箱体1由有机玻璃制成,箱体1的顶部为敞开式,箱体1的上部安装一个进水阀2,下部安装一个排水阀3,水箱1的底面,正、后面内部有一一对应的隔条4,正、后面的隔条4上平放置着网片6,沉性卵类鱼的沉性卵或粘性卵类鱼的粘性卵放置在网片6上,即可进行孵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液力提闸机
- 下一篇:一种验管泄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