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蒸发制冷冷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912.6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向阳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制冷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是一种闭式蒸发制冷冷水机组。
技术背景
公开号为CN143562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间接蒸发式供冷的方法及其装置,公开号为CN10119164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蒸发制冷冷水机组,其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了利用不饱和空气中所具有的干空气能制冷,输出的载冷介质为冷水的方法及装置。
上述两项专利文献所涉及的水路系统中,由于循环水直接和室外空气发生直接式的接触热质交换,都属于典型的开式水系统,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淤泥堆积。由于循环水和室外空气之直接接触,空气中的各类污染物虽然有不同级数的进风过滤器,担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尘埃、悬浮颗粒、胶体物质进入到循环水中,形成通常的泥沙淤积;
②微生物淤泥沉积。进入到循环水中的还有各类细菌、藻类等,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形成有机类物质的堆积;
③结垢。由于循环水不断蒸发,水中钙镁离子浓度通常会升高,当钙镁离子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则发生沉淀析出,形成水垢,沉淀于管路内表面,影响换热效率,容易堵塞管路;
④含氧腐蚀。开式系统中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中的溶解氧常处于饱和状态,水和金属管路间由于饱和氧的存在,原电池反映加剧造成金属管道的腐蚀,影响换热效率,锈层在脱落后,存在管路堵塞的危险。
以上四种因素并非孤立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为协同作用,增加了水系统管路腐蚀、制冷量降低、污垢堵塞、能耗增加、换热器效率下降等诸多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闭式蒸发制冷冷水机组,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淤泥堆积、微生物淤泥沉积、结垢、含氧腐蚀等问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也便于进行维护,还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闭式蒸发制冷冷水机组,其包括壳体、空气-水表面式换热器、喷淋布水器、排风机、水池、水泵,在壳体内安装有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在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上方安装有喷淋布水器,在喷淋布水器上方安装有排风机,在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下方安装有水池,在壳体的进风口处安装有空气-水表面式换热器,水池的出水管与空气-水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空气-水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喷淋布水器的进水管相连通,在水池或水池的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喷淋布水器与水池之间安装有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该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有冷水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选择:
在上述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的盘管之间安装有填料。
在上述壳体内安装有填料,该填料位于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效果为:
1、冷却管道封闭运行,循环水和室外空气不直接接触,空气中的尘埃、悬浮颗粒等不能进入到循环水中,管道不容易堵塞,
2、可防止冷却介质的蒸发所带来的损耗,管道不结垢,故障小。
3、闭式系统中水和空气不直接接触,不存在含氧腐蚀的问题。
4、采用了风冷和喷淋水蒸发吸热双重冷却方式,冷却效率更高。
5、在能源的应用上能够“分级利用、优化匹配”,最大化利用干空气能的制冷能力,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空气-水表面式换热器,2为水-水-气表面式换热器,3为喷淋布水器,4为排风机,5为水池,6为水泵,7为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论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向阳,未经于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