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791.5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清培;蔡奉文;刘聪兴;宋达溪;陈钰;朱永正;彭小凤;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E02F3/50 | 分类号: | E02F3/50;E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库 铲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水库的淤沙快速、有效率加以铲除的水库淤沙铲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较为松软的地区所建造的水库,其陆地上的泥沙易受水浸蚀而流失至水库河床处,此时,易导致水库淤积成堆的淤沙,所以,若一座水库在美国可以使用长达300~1000年,但在属松软地质的台湾水库,其使用寿命却只有不到60年。由此可见,台湾大部分的水库皆有严重淤沙的情形。
以台湾的石门水库为例,石门水库在当年规划设计时,原本预估平均每年淤积泥沙量约为80万立方公尺,然而自从1963年5月开始蓄水以来,至2000年11月,淤沙累积量已高达5908万立方公尺,因此水库的总容量已损失19.11%,倘若淤积率超过40%以上,该水库就等于丧失调节水量的功能,也就等于是一座荒废掉的水库。
因此,每年必须抽沙来延长水库寿命;一般对水库抽沙,是利用抽泥船将水库进水口附近库底淤积的淤沙连水抽出,再以输送管路输送至后池堰下游岸边沉淀池内,等到淤泥沉淀后,再将水放流于河川,以供应下游及公共给水之用。
然而,透过抽泥船将水库淤沙加以清除的速度过于缓慢,且清沙时间较长,可抽淤沙量也较少,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顺利将水库内淤积的庞大淤沙快速清除完毕,造成水库无法具有高蓄水量的功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发明人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亟思种种改良创新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及验证后,终于成功完成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设置于水库河床上并定位,进而铲除淤沙的淤沙铲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且大量铲除水库内淤积的淤沙,以让水库保持在最佳蓄水量状态,同时可有效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库淤沙铲除装置,包括:
一铲斗单元,包含一主支撑钢架,该主支撑钢架是由数组支撑钢架相锁固结合成一体,并于主支撑钢架上端处设有一枢接转轴;
一滑轮吊杆,该滑轮吊杆是枢接于所述主支撑钢架的枢接转轴上,并于滑轮吊杆接近主支撑钢架处设置有一操控室,以控制滑轮吊杆转动,再于该滑轮吊杆上设置有一滑轮式的铲斗,该铲斗是由操控室来控制进行铲沙作业;
一基础桩,该基础桩上具有一贯穿口以供所述主支撑钢架穿设,并于基础桩的四周贯穿设置至少一支以上的地基插杆,又于基础桩的下端面布设有数组锯齿状的固定齿;该基础桩是设置于该主支撑钢架下端部适当处;
一运送平台,该运送平台是架设于该主支撑钢架上端部适当处;
至少一组以上的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是由一弹簧圈及钢缆所组成,该弹簧圈是结合于所述运送平台下方任一处,再将钢缆一端结合于该弹簧圈上,而钢缆另一端则结合于所述基础桩上。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主支撑钢架是呈镂空状。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滑轮吊杆可转最大角以180°为最佳。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基础桩是由数组水泥板相堆栈而成。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运送平台上架设一输送带装置。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该输送带装置一端架设于该运送平台上,输送带装置另一端架设于岸边处。
在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中,所述输送带装置与另一输送带装置之间可以相互接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铲斗装置架构图;
图2A~图2D为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实施步骤示意图;以及
图3A及图3B为该水库淤沙铲除装置的浮筒载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库淤沙铲除装置架构图,该铲除装置是设置于水库河床地表层2上,该铲除装置包括有:
一铲斗单元1,包含一主支撑钢架11,该主支撑钢架11是由数组支撑钢架111相锁固结合一体,并于主支撑钢架11上端处设置一枢接转轴112。
一滑轮吊杆12,该滑轮吊杆12是枢接于主支撑钢架11的枢接转轴112上,并于滑轮吊杆12接近主支撑钢架11处设置有一操控室121,以控制滑轮吊杆12以枢接转轴112为中心转动,以及再于滑轮吊杆12上设置有一滑轮式的铲斗122,该铲斗122同样是藉由操控室121来控制铲斗122进行铲沙作业;该滑轮吊杆12可转动最大角度以180°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清培;蔡奉文;刘聪兴;宋达溪;陈钰;朱永正;彭小凤;林智勇,未经蔡清培;蔡奉文;刘聪兴;宋达溪;陈钰;朱永正;彭小凤;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