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车厢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8691.2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刚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容的伸缩式车厢房。
背景技术
大型运输车辆的长度是一般车辆的两倍以上,当车返回时多半是空载,在公路上行驶占据大幅路面,且自身行使、转弯调头也十分不便。ZL200820034496.4公开了一种伸缩式车厢房,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前车厢和后车厢,后车厢是可伸缩的:前后两节车厢的前部下方都设置有与车头连接的链接栓,后节车厢的外部宽度小于前节车厢的内侧宽度,后节车厢底板的下部高于前节车厢底板的上部。但该技术仅仅适用于使两节车厢合为一体,使用该技术无法将车厢的容积扩容至3倍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将车厢的容积扩容至3倍以上的伸缩式车厢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伸缩式车厢房,包括车底厢和由第一车厢盖与第二车厢盖组成的车厢盖;
所述车厢盖连接有车厢盖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车底厢导轮,所述车底厢还固定连接有撑杆;
所述车厢盖与车底厢连接处设有车厢盖滚轮,所述车厢盖固定连接有车厢盖导轮;
所述钢丝绳与车厢盖滚轮和车厢盖导轮缠绕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底厢导轮还固定连接有车底厢拉伸弹簧。
通过拉动撑杆,从而将第一车箱盖向右向下移动,第二车箱盖向左向下移动,完成车厢的收缩过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伸展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缩状态图。
图中标记如下:1-车底厢,2-第一车厢盖,3-第二车厢盖,4-车厢盖拉伸弹簧,5-钢丝绳,6-车底厢导轮,7-撑杆,8-车厢盖滚轮,9-车厢盖导轮,10-车底厢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伸展状态下,撑杆7以车底厢导轮6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带动车厢盖滚轮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车厢盖2向右向下运动,从而完成收缩过程。此过程中,车底厢导轮6顺时针旋转,拉动车底厢拉伸弹簧10,从而部分抵消收缩过程中由于第一车厢盖2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车底厢导轮6顺时针旋转拉动车厢盖拉伸弹簧4,产生向上的拉力也能部分抵消收缩过程中由于第一车厢盖2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刚,未经郑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涂改液
- 下一篇:一种轴线车液压应急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