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605.8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景成;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冷却器 冷却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却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组的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是利用工业水来冷却发电机风温的。在运行过程中,这种冷却水系统确实可行,且能够达到预期的冷却目标,但是由于发电机组的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的需求量较大,平均每小时使用的工业水可达40吨,这些水冷却完空气冷却器后会直接排放到循环水池中。按照上述平均每小时使用的工业水可达40吨来计算,循环水池每小时会增加40吨的水,而循环水池的容积是有限的,当装满后多余的水会从循环水池的溢水管溢出,溢出的水通过溢水管直接排放掉,造成极大的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趋势,也增加的企业的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利用循环水池的水冷却发电机组风温,冷却水循环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避免工业水的浪费,节能环保,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循环水池和循环水泵,所述空气冷却器、循环水池和循环水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冷却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池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第一出水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路上,所述第二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通过支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管路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支路管路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为离心水泵。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为变频恒压水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循环水池和循环水泵,空气冷却器、循环水池和循环水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由于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池内存有足够的水,循环水泵也有足够的能力将循环水池内的水送到空气冷却器,利用循环水泵将循环水池的水冷却发电机组风温,可以节约大量的冷却水,避免了工业水的浪费,节能降耗,同时使得循环水池的水使用更加充分,提高使用率,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空气冷却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循环水池与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管路连接,当循环水池的水不足,不能满足空气冷却器的用水要求时,可以通过开启第一进水管路补充工业水,达到空气冷却器的冷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示为:
1-空气冷却器、2-循环水池、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6-循环水泵、7-第四控制阀、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器、1环水池2和循环水泵6,空气冷却器1、循环水池2和循环水泵6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空气冷却器1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循环水池2与空气冷却器1的第一出水管路连接。循环水池2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一出水管路连接,循环水泵6设置在第二出水管路上,第二出水管路与第一进水管路通过支管连接。循环水泵6为变频恒压水泵,可以对水泵功率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供水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冷却水系统设置有阀门对管路的进出水进行控制,其中:第一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第一出水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第二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5;第二出水管路设置有第四控制阀7;支路管路设置有单向阀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