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483.2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应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超君 |
主分类号: | A47L13/24 | 分类号: | A47L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布 衬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尘推拖布头衬布。
背景技术
拖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用具,传统的拖布为整体结构在使用后对拖布头的清洁相当困难,要把拖布杆的体积因素也考虑进去,十分耗费体力精力,现在有一些新型拖布,采用了拖布杆和拖布头分离的方法,使用时将衬布固定在拖布头的支架上,清洁时将衬布取下,像清洗抹布一样在水盆或水池里清洗即可,但这种拖布因其布面较薄,需要经常清洗,衬布拖过将侧边夹在拖布头边缘达到固定的目的,在使用时常会因用力过大导致衬布与拖布头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拖布清洁不便、需要多次清洗、衬布容易脱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方便、不需要多次清洗、衬布不易脱落的尘推拖布头衬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尘推拖布头衬布,它包括内衬、清洁面,所述清洁面为两层,形状相同,内衬为一层且形状与清洁面相同,位于两层清洁面之间。
所述清洁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所述清洁面为长方形。
还包括空角,所述空角为位于清洁面4个角上,向内凹陷形成的直角或弧形。
所述空角为直角。
还包括固化条,所述固化条位于清洁面的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在清洁时,只需要将清洁面拆下,即可在水盆或水池内清洗,避免了传统拖布体积过大带来的清洗不便的问题;
2、本技术为双面清洁面的结构,清洗一次后,正面拖完地污损后,将布面拆下,翻过来可以继续使用,一次清洗,两次使用,大幅度提高了使用效率;
3、本技术在清洁面边缘加装了固化条,固化条的厚度大于拖布头边缘夹子的空隙的大小,使用中,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3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4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5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6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7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实施例8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一种尘推拖布头衬布,它包括内衬1、清洁面2,清洁面2为两层,形状相同,内衬1为一层且形状与清洁面2相同,位于两层清洁面2之间。
清洁面2形状为长方形。
还包括空角3,空角3为位于清洁面4个角上,向内凹陷形成的直角。
还包括固化条4,固化条4位于清洁面2的边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长方形。空角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正方形。空角向内凹陷形成直角。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长方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圆形。空角向内凹陷形成直角。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请参阅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圆形。空角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请参阅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圆形。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请参阅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尘推拖布头衬布的实施例,清洁面2形状为正方形,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超君,未经应超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