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8357.7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宜林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8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自动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装卸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木材、甘蔗、果菜和很多积体重量较大的物品需要南来北往的运输,特别是广大农村农用运输车辆由于没有配置装卸设备,往往依靠人工对这些农产品货物进行装卸,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过程造成物品损坏。现有的装吊设备大多采用叉车、吊机等大型自动装卸设备,虽然实现便捷装卸,但机动性不强且费用高,增加了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装卸货物,同时能实现装卸货物在车货厢内的任意位置自动装卸的的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包括有车厢主体、纵向导轨、纵向滑动体、横梁、横向滑动体和起重装置,设在纵向导轨上的纵向滑动体设在横梁的两端,横向滑动体设在横梁上的横向导轨中,起重装置设在横向滑动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升降杆,所述纵向导轨是由对接的固定导轨段和活动导轨段构成,固定导轨段位于车厢主体上方且与车厢主体两侧的升降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活动导轨段位于车厢主体的侧上方并且活动导轨段的对接端与车厢门处的升降杆铰接。
所述车厢主体上设有用以将每个升降杆固定的锁销。
所述车厢主体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用以支撑活动导轨段。
所述升降杆采用液压缸或人工或卷扬机升降的动力模式。
所述车厢门与车厢主体为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纵向导轨采用两段的对接的结构形式,其活动导轨段不用时,可以折叠,不仅方便了卸货,而且也不影响美观,并且不占用空间;由于纵向导轨是由伸缩杆支撑在车厢主体上,故水平的纵向导轨可沿车厢主体的两侧升降,从而为货物装卸提供便利。能适用各种车辆、农用车承接木材、甘蔗等任何货物装卸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主体;2、纵向滑动体;3、横梁;4、横向滑动体;5、起重装置;6、升降杆;7、固定导轨段;8、活动导轨段;9、锁销;10、支撑杆;11、车厢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包括有车厢主体1、纵向导轨、纵向滑动体2、横梁3、横向滑动体4和起重装置5,设在纵向导轨上的纵向滑动体2设在横梁3的两端,横向滑动体4设在横梁3上的横向导轨中,起重装置5设在横向滑动体4上,所述车厢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升降杆6,所述纵向导轨是由对接的固定导轨段7和活动导轨段8构成,固定导轨段7位于车厢主体1正上方且与车厢主体两侧的升降杆6上端部固定连接,活动导轨段8于车厢主体1的上方并且活动导轨段的对接端与车厢门处的升降杆6铰接。车厢主体1上设有用以将每个升降杆6固定的锁销9。车厢主体1上设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用以支撑活动导轨段8。升降杆6采用液压缸的动力模式。所述车厢门11与车厢主体1为铰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宜林,未经黄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篷盖材料
- 下一篇:汽车座椅调高器的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