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筒型绷缝机分离式传动结构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306.4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石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石渊 |
主分类号: | D05B55/14 | 分类号: | D05B5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筒型绷缝机 分离 传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直筒型绷缝机分离式传动结构的改良,尤指其缝纫机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机身的两侧,方便传动机构可分别在机身两侧进行拆换或维修作业。
背景技术
缝纫机为制衣工业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早期传统的缝纫机须藉由人力踩踏方能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随时代进步目前无论工业用或家用小型的缝糿机皆已采用自动马达为其动力,不但制造操作上更为方便,且机器行进也更趋顺畅稳定,使车缝品质明显大幅提升。
其相关产品在业界不断积极研发下,历来已有许多改良,并申请获准取得专利,譬如:已公开的中国T W I 275676号发明专利案的缝纫机即为一代表例。
另外,为能符合各种制衣车缝上的需求,传统缝纫机也由原先单纯结构设计,而衍生出各式不同特殊功能的加工机具,譬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现有的直筒型绷缝机,它可将裁断的布料简单车成卷筒状,如衣料的躯干或袖口,或是用来进行下摆折缝、埋压拷克、包边…的作业。惟,习知的该款结构设计,其主轴与针杆驱动轴问,系于机身的同侧内、外设置两条皮带间接传动,即其传动轴内、外皮带轮同时圈绕两传动皮带,如内皮带或内皮带轮损坏须拆换或维修时,必须先拆下外皮带轮及外皮带等构件才能进行拆换或维修,而造成影响车缝作业等缺点。
有鉴于上述习用及前案直筒型绷缝机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人乃深入加以研究、设计,经多方实验改良后,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筒型绷缝机分离式传动结构的改良,将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以方便两组传动机构可分别拆换或维修,使可提升车缝作业的效率。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直筒型绷缝机分离式传动结构的改良,其机身的腹侧横突设有一圆筒座,上方设有一曲弓的机臂与其对应,其特征在于:一针杆驱动轴,其上串设有皮带轮配置于机臂前段后侧方;一缝纫机主轴,其前方串设有皮带轮与手转轮配置于机身与机臂前侧方;一传动轴,配置在机臂后段,其两端设有前、后皮带轮;以及二皮带,其中一横向皮带圈绕在针杆驱动轴的皮带轮与传动轴的后皮带轮上,而其中另一纵向皮带则围绕在缝纫机主轴的皮带轮与传动轴的前皮带轮上;藉此,使缝纫机主轴转动时可使纵向与横向设置的皮带同时带动传动轴与针杆驱动轴在机身两侧传动,而方便传动机构可分别在机身两侧进行拆换或维修作业,以提升车缝的生产效率。
其中,该针杆驱动轴上所串设的皮带轮配置于机臂前段的后侧方。
其中,该横向皮带及圈绕在针杆驱动轴的皮带轮与传动轴的后皮带轮均配置于机臂的后侧方。
其中,该纵向皮带及其圈绕在缝纫机主轴的皮带轮与传动轴的前皮带轮则均配置于机身与机臂的前侧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缝纫机主轴转动时可使纵向与横向设置的皮带同时带动传动轴与针杆驱动轴在机身两侧传动,而方便传动机构可分别在机身两侧进行拆换或维修作业,以提升车缝的生产效率。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实用新型较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以下所述。
附图说明
图1:习知结构的立体配置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配置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立体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直筒型绷缝机分离式传动结构的改良,其机身7的腹侧横突设有一圆筒座6,上方设有一曲弓的机臂5与其对应,其特征在于:
一针杆驱动轴1,其上串设有皮带轮11配置于机臂5前段的后侧方;
一缝纫机主轴2,其前方串设有皮带轮21与手转轮22配置于机身7与机臂5的前侧方;
一传动轴3,配置在机臂5后段,其两端设有前、后皮带轮31、32;以及
二皮带41、42,其中一横向皮带41围绕在针杆驱动轴1的皮带轮11与传动轴3的后皮带轮32上,而其中另一纵向皮带42则圈绕在缝纫机主轴2的皮带轮21与传动轴3的前皮带轮31上;
实施时,如图2、图3、图4所示,该传动轴3可于前、后端分别串设一前皮带轮31与一后皮带轮32,而横向皮带41圈绕在针杆驱动轴1的皮带轮11与传动轴3的后皮带轮32上,并配置于机臂5的后侧方(如图3、图4所示),而纵向皮带42圈绕在缝纫机主轴2的皮带轮21与传动轴3的前皮带轮上,并配置于机臂5与机身7前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石渊,未经徐石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坯布检验、修织台
- 下一篇:缝纫机及其全密封挑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