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7878.0 | 申请日: | 2011-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2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玉 |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306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点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点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已大量采用焊接工艺方法制造金属及非金属结构,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已很难找到不采用焊接结构的行业,在各种焊接方法中,针对薄板焊接常采用点焊方式。
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工件的点焊均由人工操作,通过工人将工件逐个放在点焊机上,焊好后再取下,需要工人大量的劳动力,且生产效率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效率高、操作安全,大量减少工人劳动力的自动点焊装置。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控制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盘及点焊装置,所述振动盘及点焊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盘、第二振动盘,所述点焊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多工位圆旋转盘、导轨、下料装置、吸料装置、焊接装置、落料装置,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若干模具,所述下料装置、吸料装置、焊接装置、落料装置依次与模具相对应,所述导轨与落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盘与下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盘与吸料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旋转盘、滑动导轨、下料装置、吸料装置、焊接装置、落料装置上分别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导轨为滑动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多工位圆旋转盘为四工位圆旋转盘,所述模具均匀设置在旋转盘四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落料装置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警示灯,所述旋转盘底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警示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点焊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若干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开关包括:启动、停止、急停、点焊机开关、压力表、调压旋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设备采用数字化自动控制,相比现有加工手段功效能够提高30-80%,并且可以大量节省人工。
(2)由于采用高速高精度步进电机及高精度工装夹具,日本进口THK导轨,保证了两工件的焊接同心度和牢接度。
(3)由于采用高灵敏度的光纤传感器检测手段,大大降低了手工点焊中的次品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点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第一振动盘,3、第二振动盘,4、下料装置,5、吸料装置,6、焊接装置,7、落料装置,8、旋转盘,9、模具,10、导轨,11、气缸,12、警示灯,13、落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内设置有控制装置,工作台1上设置有振动盘及点焊装置,所述振动盘及点焊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盘2、第二振动盘3,所述点焊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多工位圆旋转盘8、导轨10、下料装置4、吸料装置5、焊接装置6、落料装置7,所述旋转盘8上开设有若干模具9,所述下料装置4、吸料装置5、焊接装置6、落料装置7依次与模具9相对应,所述导轨10与落料装置7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盘2与下料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盘3与吸料装置5连接。
所述多工位圆旋转盘8为四工位圆旋转盘,旋转盘8上开设有四个模具9,所述模具9均匀设置在旋转盘8四周。
所述旋转盘8、滑动导轨10、下料装置4、吸料装置5、焊接装置6、落料装置7上分别连接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置有若干开关,所述开关包括:启动、停止、急停、点焊机开关、压力表、调压旋钮,可通过调节各开关从而控制各装置的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玉,未经周志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7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方图峰值波动量的可逆图像隐写分析方法
- 下一篇:电路布局的调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