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施工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7769.9 | 申请日: | 2011-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倪峰峰;陈忠兵;韩健锋;张剑;邵晓辉;俞斌;白征海;吕海杰;彭津;闫彩霞;何康;陈静;胡广广;刘猛;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主体 结构 施工 提升 电梯 井道 脚手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施工脚手架的设置及施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其中垂直电梯也越来越多。房屋建造过程中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一直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大安全隐患,仅上海在过去两年就通报了两起电梯井道脚手架坍塌事故,其中一起较大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死亡4人。另一起为1人重伤、2人轻伤的多人受伤事故。如何妥善的解决好电梯井道脚手架,将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常规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设置方法为:起初在井道内搭设落地脚手架,达到一定高度后采用型钢卸载,然后继续搭设施工脚手架,过程中每个井道施工层面防护均需采用钢管加竹芭片防护。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费材料,且在搭设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尽管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措施,仍有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坍塌造成死亡的事故发生。如何降低成本又能安全有效地设置井道施工脚手,改变传统的搭设方法,设置相对永久性的操作平台,杜绝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电梯井道内墙施工时,能及时使用、安全可靠的操作架体,并能缩短架体搭设时间,减少后期经济投入的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包括有钢管搭设的脚手架、吊环,其特征在于,还有:平台钢框架、支撑爬脚、若干木龙骨、模板面层;所述平台钢框架由两根钢龙骨主梁及若干次梁组成,次梁搁置在相隔一定间距的主梁上方并通过螺栓将次梁下翼板与主梁连接,次梁上翼板上焊接有一组供连接钢管搭设的脚手架用的连接短头,所述支撑爬脚设有与主梁端缘铰接连接的铰销孔,铰销孔将支撑爬脚分为外端部及内端部,外端部的重心对铰销孔的力距小于内端部的重心对铰销孔的力距,外端部安装有滑轮,外端部底部设有承压板,支撑爬脚呈水平位置时内端部与主梁相触;所述支撑爬脚铰接连接在钢龙骨主梁两端端缘处,吊环固接在主梁上,若干木龙骨以一定间距与次梁同向排列在主梁上方,所述模板面层通过铁钉固定在木龙骨上方,所述吊环、平台钢板框架的连接短头穿过模板面层,所述钢管搭设的脚手架与平台钢板框架的连接短头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钢框架钢龙骨主梁为插接式伸缩钢梁。
所述支撑爬脚内端部端头设有调平丝杆。
所述钢管搭设的脚手架高度为建筑楼层高度的1.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施工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井道施工脚手架搭设高度只有层高的1层半,搭设高度的降低,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搭设的安全性。2)脚手架底部是以定型化钢龙骨为基础的安全平台,使井道结 构施工时,随时都拥有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及施工脚手架故起到了有效的防坠保护,消除了井道内施工的各种安全隐患。3)它的每个支撑爬脚的承载能力最大可达4吨,故电梯井道内部墙体模板在拼装完成后在核心筒施工过程中一直可以停放在井道平台上,易于模板的合拢和拆除。4)整个平台的安装、就位、提升和重新定位都变得异常简单而快速。整个包括墙体模板在内的系统可在约5分钟内一次提升完成重新定位。5)提升动力利用现场施工塔吊,随吊随用,无需另设动力系统,操作性及控制性强。6)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拆卸方便,日常维护简便,可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和社会效益,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位于电梯井道内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主梁为插接式伸缩钢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7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模托架
- 下一篇:球形储罐组装用移动挂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