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烤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7180.9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衡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烧烤叉。
背景技术
烧烤叉是人们在烧烤中用来叉串烧烤食物和翻弄烧烤的食物的一种常用工具,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手持式烧烤叉,普遍都是单独一条笔直的烧烤针固定在手柄或圆形金属棒前端焊接有Y型的叉再固定在手柄上,其中圆柱针型的烧烤叉,如果穿在其上的食物存在不平衡,食物在叉中很容易翻转,造成烧烤过程中不易翻弄食物;扁平针型的烧烤叉虽然可防止食物相对烧烤叉转动,但不便于改变和固定烧烤的角度; Y型烧烤叉虽然可以防止食物在叉上翻转,但由于食物只能放置在前端,烧烤叉的受力很大,人手握着烧烤叉也很费力,而且需要长时间手持烧烤叉。故上述的烧烤叉一般都需要配合烧烤网使用,烧烤网长时间被碳火烧着,加上食物滴下的油脂,会使烧烤网变黑,从而使食物表面变黑,导致食物很不卫生;另外,也使烧烤套件变得复杂多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可防止烧烤食物相对烧烤叉翻转,且方便在烧烤炉定位的烧烤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烤叉,包括手柄和叉体,其中叉体安装在手柄前端,所述的叉体包括有叉尖、叉身、叉根,叉尖装设在叉身的一端,叉根装设在叉身的另一端,所述叉身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叉根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
上述叉身的横截面形状为规则多边形。
为了方便穿串食物,叉尖为棱锥形或圆锥形的矛状。
进一步地,叉尖的端部焊接有一柱状尖棒,尖棒的顶端为顶尖状。
上述叉尖、叉身和叉根为一体的铸件。
上述叉根为中空的钣金件,叉身的一端焊接在叉根内部。
进一步地,上述叉身的横截面形状为规则扁平状多边形。
进一步地,叉身横截面的最长对角线方向与叉根横截面对角线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叉体设计成前端为锥形状,中部为扁状,末端为正多边形柱状,前端的锥形状可以方便穿串食物,食物串在叉体中部,由于中部为扁状,可以防止食物在叉体上相对叉体转动,另外叉体末端为正多边形柱状,方便烧烤叉在烤炉上翻转定位,避免由于串在叉体上的食物不平衡导致烧烤叉整体翻转。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烧烤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2中的C-C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叉身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烧烤叉,包括手柄1和叉体2,其中叉体2安装在手柄1前端,所述的叉体2包括有叉尖21、叉身22及叉根23,叉尖21装设在叉身22的一端,叉根23装设在叉身22的另一端,所述叉身22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叉根23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
上述叉身22的横截面形状为规则扁平状六边形,如图3所示;叉根23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四边形,如图4所示。
上述叉身22横截面的最长对角线方向与叉根23横截面对角线方向一致。
上述叉尖21为棱锥形,叉尖21与叉身22及叉根23一体铸造而成,即叉体2为整体成型的铸件。
本实用新型配合烧烤炉4使用,本实施例的烧烤炉4为环形,如图6所示,环形烧烤炉4的内圈41均匀设有限位槽6,外圈42在与限位槽6相同径向的位置上也均匀设有卡槽5,卡槽5的形状与叉根23中接触部位的形状相对应,叉身22靠近叉尖21一端放置在内圈41的限位槽6上,叉根23放置在外圈42所设的卡槽5上,本实施例中,卡槽5为V型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叉体2的叉根23为中空的钣金件,叉身22的一端焊接在叉根23上。
本实施例的叉身2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叉尖21的端部焊接有一柱状尖棒3,尖棒3的顶端为顶尖状。
本实施例的烧烤叉在烧烤炉4上翻动时,只要轻轻提起烧烤叉的手柄1,让烧烤叉整体往后移动一小段距离,致使叉尖21离开限位槽6,尖棒3移位到限位槽6上,然后转换一下烧烤叉的角度再将烧烤叉向前移回原位,翻转时不需要把烧烤叉抽出限位槽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衡,未经李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7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输入机盒
- 下一篇:热管式能量回收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