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6558.3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盛;朱晓旺;朱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桂盛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是由芯棒、芯棒两端的连接金具、芯棒外包覆的绝缘护套和伞裙组成,新兴的复合绝缘子因其质轻高强、电性能好、易于维护等优点被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现有的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型式都是属于“上、下结构”,现有伞裙的伞裙体是以中线为单一直线段的、有一定厚度的截面的回转体,伞裙体的顶部与护套相连并以小于30度的倾斜角向外延伸,伞裙体的绝缘外表面由上表面和下表面构成,上下表面的倾斜角一般为18度或10度。
这种传统的伞裙体,由于倾斜角较小,雨水会打湿全部伞裙体,包括伞裙以下的部分;另外,如鸟粪之类的污物会随雨水流至绝缘护套上的各个伞裙体上;导致其整体防爬电性能大幅度降低,容易引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防爬电性能的复合绝缘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芯棒、固定在绝缘芯棒顶端的金属支承头、固定在绝缘芯棒底端的金属固定脚、和固定在绝缘芯棒外壁上的防爬电绝缘护套;所述防爬电绝缘护套上对称设有两个具有容置腔的碗状伞裙,所述碗状伞裙容置腔8的开口方向相反,也即一个碗状伞裙的容置腔开口位于其远离另一个碗状伞裙的一侧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碗状伞裙包括从防爬电绝缘护套外周壁上凸出而形成的环状基区、以及从环状基区外侧端向着远离另一个碗状伞裙方向延伸的防护区。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护区的外表面是圆锥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护区和环状基区在绝缘护套外周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深度大于等于5厘米。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碗状伞裙之间还设有多个环形伞裙,所述各环形伞裙是从防爬电绝缘护套外周壁上凸出而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伞裙的数量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一个环形伞裙的直径大于另两个环形伞裙的直径,且小于碗状伞裙防护区的最大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伞裙结构设计,污物能够被位于上端的一个碗状伞裙的容置腔收集,并可在暴雨中冲刷掉,从而有效避免因少量污物堆积伞裙体上而影响爬电性能;并能利用另一个碗状伞裙防护区的外壁快速排走落在其上的雨水,且能有效保证该防护区内壁处于无水干燥状态,有效保证防爬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绝缘芯棒1,金属支承头2,金属固定脚3,防爬电绝缘护套4,碗状伞裙5,环状基区6,防护区7,容置腔8,环形伞裙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绝缘子,见图1,包括绝缘芯棒1、固定在绝缘芯棒1顶端的金属支承头2、固定在绝缘芯棒1底端的金属固定脚3、和固定在绝缘芯棒1外壁上的防爬电绝缘护套4。
所述防爬电绝缘护套4上对称设有两个具有容置腔8的碗状伞裙5、以及位于两个碗状伞裙5之间的三个环形伞裙9。所述碗状伞裙容置腔8的开口方向相反,也即一个碗状伞裙5的容置腔8开口位于其远离另一个碗状伞裙5的一侧端。
所述碗状伞裙5包括从防爬电绝缘护套4外周壁上凸出而形成的环状基区6、以及从环状基区6外侧端向着远离另一个碗状伞裙5方向延伸的防护区7。
为了使得雨水容易排走,所述防护区7的外表面是圆锥面。
所述防护区7和环状基区6在绝缘护套4外周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8,所述容置腔8的深度大于等于5厘米。
所述各环形伞裙9是从防爬电绝缘护套4外周壁上凸出而形成,基本形状为平板状。
所述环形伞裙9的数量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一个环形伞裙9的直径大于另两个环形伞裙9的直径,且小于碗状伞裙5防护区7的最大直径。
本实施例通过独特的伞裙结构设计,污物能够被位于上端的一个碗状伞裙的容置腔收集,并可在暴雨中冲刷掉,从而有效避免因少量污物堆积伞裙体上而影响爬电性能;并能利用另一个碗状伞裙防护区的外壁快速排走落在其上的雨水,且能有效保证该防护区内壁处于无水干燥状态,有效保证防爬电性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桂盛,未经朱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6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辊径的轧辊顺序差温热处理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洁净钢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