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时差法超声波式热、冷量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6360.5 | 申请日: | 201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中 |
| 主分类号: | G01K17/10 | 分类号: | G01K1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差 超声波 量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热量的仪表领域,尤其是按照热量计费的量表,具体地说是一种时差法超声波式热、冷量表。其完全符合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128-2007》。
背景技术
目前,供热、冷计量收费改革在全国开展后,在广大北方地区及中部地区的供热,同时,南方地区的供冷计量用热量表的年需求量可达上百万套近千亿元的市场容量。传统的机械热量表具有使用寿命短测量精度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机械热量表具有使用寿命短测量精度低的的问题,提出一种时差法超声波式热、冷量表。采用超声波热量表有效的解决了因机械转动件的磨损而导致计量精度不精确的缺点。超声波热量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转动部件和磨损部件,因此确保了其使用寿命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时差法超声波式热、冷量表,它包括由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两立柱和流量管构成的基表、进水口温度传感器、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温度、时间测量模块、MCU处理器和LCD显示器,所述的进水口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热、冷系统入户处的水温,出水口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热、冷系统供热、冷后出口的水温;进水口、出水口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温度、时间测量模块的对应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时间测量模块的时间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的对应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时间测量模块与MCU处理器的对应温度信号端相连,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均安装在流量管上,沿流量管内的流体方向依次设置,两立柱均安装在流量管内,分别置于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的下方,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MCU处理器的对应时间信号输入端相连,MCU处理器的的信号输出端与LCD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量表还包括数据存储器和电压检测器,数据存储器的存储信号端与MCU处理器的存储信号端双向连接;电压检测器用于检测供电电池的电压,电压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MCU处理器的对应电压信号采集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顺、逆流超声波换能器均为圆柱体形状,处于流量管的管道内液体的上方或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两立柱的上部均为反射面,呈45°斜面,两立柱的反射面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反射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切割成45°坡面后经过抛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声波热量表有效的解决了因机械转动件的磨损而导致计量精度不精确的缺点。超声波热量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转动部件和磨损部件,因此确保了其使用寿命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小口径基表换能器采用“U”型反射法,采用“U”型反射法的优点在于:A.两只换能器始终保持在液体上方或侧面,不会有污垢沉淀在换能器上而导致测量精度的不精确。B.相对于直对射安装方法,“U”型反射具有受压力均匀的优点,而直对射安装则会有一只换能器始终受到水的冲击力而减少使用寿命。超声波基表结构采用不锈钢壳体,整只基表内不含有塑料结构。反射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反射面由圆柱体切割成45度坡面然后经过抛光制成。采用全自动压床压入不锈钢壳体内,具有密封性能。为了提供精度测量分辨率,超声波直管段内采用“缩径”的处理技术,在保持压损合格的前提下采取“缩径”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小流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时差法超声波式热、冷量表的技术指标如下:
1.整机静态电流<10uA;
2.整机动态电流<10mA;
3.整机平均电流<30uA;
4.温度测量精度:0.01℃;
5.流量测量精度符合国家热量表行业标准CJ128-2007的2级精度要求;
6.流量测量范围:(0.03-25.0)m3/h;
7.温度范围:(4-95)℃;
8.温差范围:(3-90)K;
9.最大工作压力:1.6MPa。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超声波测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中,未经吴兴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6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