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置冲击式热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5464.4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祥;朱阿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华祥;朱阿琳 |
主分类号: | D06B23/22 | 分类号: | D06B23/22;D06C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对纺织物进行加热、定型的热风箱。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生产行业,作为保证产品最终质量的末端环节——织物定型设备始终为生产厂家所重视。目前本领域采用的对织物进行加热、定型的设备主要仍是传统的上下双置式热风箱,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相应存在着整体结构庞大复杂、能量消耗大、成本高、热风传输距离短、定型温度不均匀、定性效果不佳、产品质量较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节能效果显著、织物加热定型质量好的上置冲击式热风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上置冲击式热风箱包括风机送热系统和热风箱体两部分,其特征在于热风箱体由分别位于被定型织物上方和下方的上风箱和热隔离下反射罩组成,其中的上风箱由一个中间回风区(回风箱)和两个分设于该回风区两侧的进风压力区(进风箱)构成,在各进风压力区的口端设有出风喷嘴,在回风区的口端设有回风口;风机送热系统设在上风箱的上部,其送风端通至各进风压力区。实际使用中,风机送热系统将热空气送至上风箱中,上风箱中进风压力区和回风区间产生的压差会迫使初始沿织物表面流动的热风穿透织物,再与下反射罩配合将符合织物定型温度的热空气均匀地分布在被定型织物的幅宽上,使被定型织物受到均匀加热,达到定型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上风箱的外部包填有高密度硅酸铝棉保温层。
与传统的上下双置式热风箱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紧凑、热风穿透力强、热传导快、热风的传输距离短、织物加热定型质量好、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能量的损耗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节能效果明显(节电可达到50%以上),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节能风箱,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风箱体部分的加热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名称分别是:1-进风压力区,2-回风区,3-电加热器,4-循环风机叶轮,5-耐热密封硅胶板,6-循环风机电机,7-热隔离下反射罩,8-出风喷嘴,9-回风口,10-硅酸铝棉保温板,11-被定型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置冲击式热风箱包括风机送热系统和热风箱体两部分,其中热风箱体的横向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由分别位于被定型织物11上方和下方的上风箱和热隔离下反射罩7组成;风机送热系统和加热系统(电加热器3)集成一体,从上风箱顶部插入于上风箱内部。
上风箱由并排毗邻设置的进风压力区(进风箱)1和回风区(回风箱)2构成。热风箱的横向幅宽上并列设有两个进风压力区1和一个回风区2,在增大有效加热面积的同时在边部形成正压区。在进风压力区1的口端设有出风喷嘴8(通过调整喷嘴的间隙可控制热风的流量及压力,进而调整风箱幅宽的温度均匀),在回风区2的口端设有回风口9。工作时,通过喷嘴将已加热到所需工艺温度的热风沿一定角度喷射到被定型织物11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加热区,使被定型织物10通过上风箱和热隔离下反射罩7中时被热风穿透定型。带过滤网的回风区2的吸风口的间隙可在0~100mm的范围内调节。通过风机送热系统可使风箱(加热区)内气流快速循环加热,保证热风以均匀的流量和温度通过很高的速度直接冲击在织物上。回风区2置于两进风压力区1之间,使循环热风平衡,避免热风回抽时冷空气的带入造成的温度干扰,同时也降低了加热功率的损耗,使热风箱的纵向风速、温度、流量等更为均衡,受热面积也更大。在对织物加热定型的同时,沿热风箱纵向喷嘴吹出的热风形成风墙,可有效的隔绝外部空气的进入,减少对织物定型区域的温度干扰。定型完成后可打开热风箱调节风门,循环外部冷空气冷却系统。
上风箱的外部封包有防锈铝板,铝板中部填充有100mm高密度硅酸铝棉保温层10,以降低热损耗及对工作环境的影响。铝合金板材料重量轻,热传导系数高,热量分布均匀,利用其可使热量可更好的储存下来,减少热损耗和温差变化,极大的节省电力消耗和定型时间。风箱边部有耐高温硅橡胶密封,以更好的减少热能源损耗。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中,在风箱喷嘴间隙装有与温度采集模块配合的测温电阻,用以监控热风温度,并及时反馈信息至主机,它可将数据直接显示在操作界面并送至主机进行PID调节,使整个工作区域的温度误差被控制在工艺允许范围以内(±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华祥;朱阿琳,未经孙华祥;朱阿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5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