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氢氧除碳的回火干式阻火声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5046.5 | 申请日: | 201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 代理人: | 林希南 |
| 地址: | 5150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回火 干式阻火 声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氧混合气运用过程的安全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使用氢氧混合气作为燃料为汽车发动机气缸除去积碳过程的回火干式阻火声控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氧除碳是以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从水中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作为主燃料氧气作为助燃料,利用这种氢氧混合气具有催化燃烧特性,将其输送进汽车发动机气缸中进行高温燃烧,完全燃烧掉发动机内壁中附着的油垢,并且在燃烧后产生水汽,将结成一团的油垢慢慢熔解,边熔解边燃烧,最后都以流动的液体状排出发动机外,达到汽车发动机气缸除碳的目的。由于氢氧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比传统燃料气要快很多,当汽车发动机除碳过程发生意外熄火时,一般会发生氢氧焰回流,回流的氢氧焰与燃料气接触,就会在送气通道内产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使用氢氧混合气进行汽车除碳时必须解决防回火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氢氧焰防回火器有干式和湿式二类,其中干式防回火器有如中国专利第93241030.8号的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其特点是在止火管内设置活塞、活塞杆,在进气口处设置金属球体,利用氢氧焰回火时在止火管内部产生的爆炸力相继推动活塞、活塞杆及球体,让球体将进气口关闭,以防止火焰回流。但是,按目前的加工工艺水平,已有的干式防回火器的活塞和球体还不能完全阻断回流的氢氧焰,也不能完全阻断输送的氢氧混合气,所以当氢氧焰回火时,少量的氢氧混合气还是会源源不断透过干式防回火器与回流的氢氧焰相遇,然后在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如果这时没有及时发现而切断氢氧混合气源,也会引起干式防回火器或附近管路爆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第99216919.4号提供了一种双控式干式防回火器的技术方案,其要点是:在干式防回火器的出气口处设一导热管,在导热管上设置热电偶,热电偶与干式防回火器前面的燃气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即当干式防回火器内产生回火燃烧时,燃烧产生的热通过导热管传递给热电偶,通过热电偶控制电磁阀自动切断燃气源。这一技术方案的缺陷是:干式防回火器属于较精密、价格较高的器件,让其内部燃烧发热、再将热量传导到外头然后控制切断其燃气源,这时干式防回火器内部的温度已经很高,将引起其内部结构产生变形而使其阻火性能受到损害,再次发生回火时氢氧焰就可能会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其危险性就更大,而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会较高,所以影响到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氢氧除碳的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所存在的不能完全阻断回火氢氧焰和输送的氢氧混合气,造成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发热,损害干式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再次回火时氢氧焰可能会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危险性大,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较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氢氧除碳的回火干式阻火声控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氢氧除碳的回火干式阻火声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磁阀、声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其中电磁阀串接在汽车发动机进气管道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声传感器的声音采集端接汽车发动机排气管道、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的线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磁阀与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节流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磁阀与汽车发动机进气管道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光传感器,光传感器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透明部位连接,光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光传感器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透明部位连接的结构,具体可以是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连接一段透明管段或制作一个透明部位,光传感器安装在透明管段或透明部位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声传感器可以采用喇叭或麦克风等;光传感器可以采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5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柴油防冻装置
- 下一篇:用于摩托车消声器的防烫外罩





